分類目錄
-
- 引起汽車轉(zhuǎn)向過度的因素有哪些?
- 引起汽車轉(zhuǎn)向不足的因素有哪些?
- 什么是汽車導(dǎo)航數(shù)據(jù)標(biāo)準(zhǔn)NDS
- 中國新車評價規(guī)程C-NCAP
- 安全氣囊SRS工作原理
- 汽車座位安全帶發(fā)展歷史及工作原理
- 微機(jī)電系統(tǒng)MEMS基礎(chǔ)
- 車載資訊系統(tǒng)定義
- 智慧車載系統(tǒng)的技術(shù)演進(jìn)
- 雨刷(刮水器、水撥、雨刮器或擋風(fēng)玻璃雨刷)的發(fā)展史
- 電子穩(wěn)定程序系統(tǒng)ESP是什么?
- 什么是車道偏離警示LDWS
- 什么是高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ADAS
-
- 什么是ECU發(fā)動機(jī)控制器?
- 寶馬BMW S14直列四缸引擎
- 什么是BMW S65自然吸氣V8雙凸輪軸32氣門引擎
- BMW M54系列直列六缸汽油引擎
- 寶馬BMW M52引擎發(fā)展歷史及配套車型
- 寶馬BMW M50引擎發(fā)展歷史及配套車型
- 寶馬BMW 801發(fā)動機(jī)性能參數(shù)
- 什么是豐田MZ系列引擎?
- 電子式無級變速自排系統(tǒng)的運作原理和優(yōu)缺點
- 什么是雙速切換裝置Dual-range
- 什么是斯巴魯FB型發(fā)動機(jī)?
- 什么是斯巴魯FA型發(fā)動機(jī)?
- 斯巴魯EZ型發(fā)動機(jī)介紹
- 斯巴魯EN型發(fā)動機(jī)詳細(xì)介紹
- 什么是斯巴魯EL型發(fā)動機(jī)?
最新信息
新能源商用汽車電驅(qū)動橋技術(shù)
2018-05-11 09:26
什么是豐田生產(chǎn)方式?
2018-03-29 10:58
豐田精益生產(chǎn)及豐田的TPS系統(tǒng)
2018-03-29 10:51
汽車傳動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解析
2018-02-26 14:46
汽車ECU的前世今生 ECU淺析
2018-02-25 15:49
首頁 > 汽車發(fā)動機(jī)技術(shù) > 正文
什么是馬自達(dá)F型引擎?
馬自達(dá)F型引擎是由日本馬自達(dá)汽車公司自1983年起陸續(xù)研發(fā)、生產(chǎn)的直列四缸往復(fù)式活塞引擎,其排氣量分別從1.6L至2.2L不等,具有鑄鐵缸體、合金汽缸蓋、正時皮帶等設(shè)計?;旧螰型系列引擎可歸納成四類:8氣門SOHC柴油型、8氣門SOHC汽油型
馬自達(dá)F型引擎是由日本馬自達(dá)汽車公司自1983年起陸續(xù)研發(fā)、生產(chǎn)的直列四缸往復(fù)式活塞引擎,其排氣量分別從1.6L至2.2L不等,具有鑄鐵缸體、合金汽缸蓋、正時皮帶等設(shè)計。
基本上F型系列引擎可歸納成四類:8氣門SOHC柴油型、8氣門SOHC汽油型、12氣門SOHC汽油型,以及16氣門DOHC汽油型。其中8氣門SOHC汽油型和12氣門SOHC汽油型二者之墊片花紋相同。
F/MA型
嚴(yán)格說來F/MA型和F型引擎沒有關(guān)聯(lián),勉強算是其前身而已。
MA型引擎的排氣量1,970c.c.,缸徑80mm、沖程98mm,采SOHC設(shè)計,配有二個化油器。此外也有單化油器的亞型,油耗表現(xiàn)更佳。
雙化油器版本:最大馬力103hp、最大扭力123ft·lbf。
單化油器版本:最大馬力90hp。
該具引擎自1981年起配置燃油噴射系統(tǒng)。
車型:
1975年-1981年:第一代929
1975年-1981年:第二代Cosmo
1977年-1981年:第三代Luce
1978年-1982年:第三代Capella / 626 / Montrose
1978年-1985年:第四代B2000 / 福特Courier
1981年-1982年:第四代Luce
1981年-1990年:第三代Cosmo
F6型
排氣量1,587c.c.的F6型引擎之缸徑81mm、沖程77mm,用以取代舊有的NA型引擎。這是F型里排氣量最小的引擎,采SOHC、8氣門設(shè)計,壓縮比為8.6:1。日規(guī)版之最大馬力90ps / 5,700mm,最大扭力13.0kg·m / 3,500rpm[1]。
車型:
1978年-1985年:第四代B1600
1982年-1987年:第四代626
F8型
排氣量1,789c.c.的F8型引擎之缸徑86mm、沖程77mm,壓縮比8.6:1,采SOHC、8氣門設(shè)計。日規(guī)版之最大馬力100ps / 5,700mm,最大扭力15.2kg·m / 3,500rpm[1];海外版之最大馬力則為79ps / 5,000rpm,最大扭力13.8kg·m / 2,500rpm[2]。后來衍生出DOHC、16氣門、燃油噴射系統(tǒng)的亞型F8-DE型,最大馬力115ps / 6,000rpm、峰值扭力16.0kg·m / 5,000rpm。
車型:
1982年-1987年:第四代626
1983年-1999年:第三代Bongo / 福特Econovan
1987年-1994年:第五代626
1988年-1991年:起亞Concord
1988年-1992年:馬自達(dá)Person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9年-1992年:Eunos 300
1989年-1994年:起亞Capital
1999年-2010年:第四代Bongo / 福特Econovan
FE型
FE型直列四缸引擎排氣量為1,998c.c.,缸徑及沖程皆為86.0mm,壓縮比8.6:1。此具引擎共有三種亞型:
8氣門、SOHC、單化油器:最大馬力90hp。
8氣門、SOHC、雙化油器:最大馬力110hp / 5,600rpm,最大扭力156N·m / 3,700rpm。
12氣門、SOHC、燃油噴射系統(tǒng):壓縮比高達(dá)10:1,最大馬力118hp / 5,300rpm,最大扭力178N·m / 3,700rpm。
日規(guī)FE-E型:12氣門、SOHC:最大馬力101ps / 4,500rpm,最大扭力16.5kg·m / 4,000rpm[3]。
車型:
1983年-1986年:第四代Luce / 第二代929
1985年:第四代B2000
1985年-1987年:第五代B2000
1986年-1999年:第三代Bongo / 福特Econovan
1986年-1991年:第五代Luce / 第三代929
1987年-1995年:起亞Concord
1988年-1992年:馬自達(dá)Person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90年-1993年:Eunos Cargo Wagon
1995年-2005年:馬自達(dá)Bongo Friendee
FE-DE型 / FE-ZE型
由于引擎頂部鑄有“FE3”字樣,坊間一般稱呼為“FE3型”,實際上依不同的馬力輸出其正式名稱應(yīng)為FE-DE型或FE-ZE型。排氣量、缸徑、沖程都沒有改變,但采16氣門、DOHC設(shè)計。這具引擎主要搭載于銷往歐洲、新西蘭、日本等市場的某些626車型,但美國與澳洲除外。自GD平臺于1992年時停產(chǎn)起,該具引擎仍舊搭載于使用GV平臺的626旅行車型,截至1997年止。此外,馬自達(dá)亦授權(quán)給韓國起亞汽車使用此具引擎,搭載于1995年后生產(chǎn)的起亞Sportage和1992年后生產(chǎn)的起亞Concord上。
按照不同的壓縮比、凸輪軸與ECU行車電腦之組合,這具引擎起碼有五種不同的亞型,但是皆配備了VICS(Variable Inertia Charging System之縮寫)可變進(jìn)氣系統(tǒng)。馬力輸出:
FE-DE型:最大馬力145ps / 6,000rpm、最大扭力19.0kg·m / 4,000rpm[4](日規(guī))。
FE-ZE型:最大馬力150ps / 6,000rpm、最大扭力18.8kg·m / 4,000rpm[5](日規(guī))。
車型:
1987年-1994年:第五代626 / Capell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9年-1992年:Eunos 300
1992年-1993年:第四代福特Laser 2.0iRS / Meteor 2.0L 16V(南非)
1992年-1995年:起亞Concord
1994年-1997年:第六代626 / Capella
1995年-2003年:第一代起亞Sportage
FET型
此具FET型即為FE型加上燃油噴射及渦輪增壓的版本,可榨出135hp / 5,250rpm的最大馬力237N·m / 2,800rpm的峰值扭力。它也采SOHC、8氣門設(shè)計,缸徑與沖程不變,但是沒有設(shè)置中冷器。在日本當(dāng)?shù)?,這具引擎被稱作“Magnum Turbo”。車型:
1981年-1986年:第二代929(歐洲除外)
1986年-1987年:第三代929 Coupe(澳洲)
1986年-1987年:第四代626 / Capella
1986年-1987年:福特Laser
F2型
F2型引擎之缸徑86mm、沖程94mm、排氣量2,184c.c.,可區(qū)分成幾種亞型:
8氣門、SOHC:搭載于第五代B2200。
12氣門、SOHC:壓縮比8.6:1,最大馬力110hp / 4,700rpm、最大扭力176N·m。
高馬力版F2H2型:壓縮比9.2:1,最大馬力127hp、最大扭力192N·m,搭載于第五代Luce和第三代929。
車型:
1986年-1991年:第五代Luce / 第三代929
1987年-1992年;第五代626 / Capell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7年-1998年:第五代B2200
2006年-2010年:第一代BT-50
F2T型
此具F2T型渦輪增壓引擎之缸徑與沖程跟F2型一樣,搭載由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yè)供應(yīng)、代號“RHB5 VJ11型”的渦輪增壓器,并附中冷器。最大馬力145hp / 4,300rpm,最大扭力190lb·ft。有傳言認(rèn)為這具渦輪增壓引擎的實力被低估,不過馬自達(dá)依然只表示這些數(shù)據(jù)符合美國SAE與德國DIN的曲軸等級標(biāo)準(zhǔn),按照各國市場的法律制造出售。由于扭矩輸出增加,馬自達(dá)加強了F2T型引擎的H型變速系統(tǒng),這也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堅固耐用的變速箱。車型:
1987年-1992年;第五代626 / Capell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9年-1992年:福特Probe
R系列柴油引擎[編輯]
請參見主條目:馬自達(dá)柴油引擎。
R系列雖然是柴油引擎,但其關(guān)系與F型汽油引擎非常密切,因為基本上兩者的引擎本體相同、皆采自然進(jìn)氣的設(shè)定,如此一來更證明了F型引擎的耐用度。
RF型[編輯]
排氣量1,998c.c.的RF型乃是FE型的柴油版亞型,故兩者的缸徑與沖程皆為86mm。車型:
1987年小改款的第一代Bongo Brawny
1981年-1987年:第一代水星Lynx
1982年-1987年:第四代626
1984年-1986年:第一代福特Tempo
1984年-1987年:第一代福特Escort
1984年-1986年:第一代水星Topaz
1990年-1993年:Eunos Cargo Wagon
1995年-1997年:第一代Proceed Levante,附渦輪增壓器
1997年-1999年:第二代Proceed Levante,附渦輪增壓器
1999年-2003年:第二代鈴木Escudo,附渦輪增壓器
R2型[編輯]
R2型屬于衍生自F2型的亞型,排氣量2,184c.c.,缸徑86mm、沖程94mm。車型:
1983年-1999年:第三代Bongo
1999年迄今:第四代Bongo
其余以F命名的引擎[編輯]
以機(jī)械結(jié)構(gòu)來看,F(xiàn)S型和FP型跟前述的F型引擎缸體相差很多,它們的缸徑更小、甲板高度更短、汽缸頭與尺寸更小。坦白說,這兩具引擎反而更近似BP型引擎。
FS型[編輯]
排氣量1,991c.c.的FS型引擎之缸徑83mm、沖程92mm,采直列四缸、DOHC、16氣門設(shè)計。按照不同的調(diào)校程度,各地市場的FS-DE型馬力輸出表現(xiàn)不一:
北美洲:壓縮比9.1:1,最大馬力130hp / 6,000rpm、最大扭力135lbs·ft / 4,000rpm。
北美洲“Protegé MP3”限量版:最大馬力140hp / 6,000rpm、最大扭力142lbs·ft / 4,500rpm。
歐洲:壓縮比9.7:1,最大馬力129hp / 6,000rpm、最大扭力124lbs·ft / 4,500rpm。
澳洲:壓縮比9.7:1,最大馬力131hp / 6,000rpm、最大扭力126lbs·ft / 4,000rpm。
日本:壓縮比9.0:1,最大馬力140ps / 6,300rpm、最大扭力18.2kg·m / 4,800rpm。
FS-DE型引擎具有下述特點:
機(jī)油噴射器(oil squirter)
VICS(Variable Inertia Charging System之縮寫)可變進(jìn)氣系統(tǒng):借由改變進(jìn)氣歧管的長度和形狀,在低轉(zhuǎn)速域使用長歧管,高于4,500rpm的高轉(zhuǎn)速域使用短歧管,以增強氣流的流動慣性、提高進(jìn)氣效率、降低油耗、提升扭矩等。不過,2005年12月14日卻發(fā)生由于固定VICS蝴蝶型閥門的螺絲容易松脫,最后被吸進(jìn)引擎內(nèi)部導(dǎo)致故障;因此馬自達(dá)美國分公司宣布召回2003年3月3日至同年7月31日制造的第九代Protegé回廠檢修[6]。
VTCS(Variable Tumble Control System之縮寫)可變渦流控制系統(tǒng):在進(jìn)氣歧管安裝一組蝴蝶型閥門,在冷車發(fā)動或低轉(zhuǎn)速時關(guān)閉,其作用乃是改善引擎廢氣排放[7]。
此外,日規(guī)版的FS-ZE型壓縮比提高至10.4:1,可輸出最大馬力170ps / 6,800rpm,峰值扭力18.4kg·m / 5,000rpm[8]。而且此具引擎具有“稀釋燃燒”((日文)ダイリューテッドバーン,即diluted burn)技術(shù),其特點在于將油氣混合燃燒后的氣體再度循環(huán)導(dǎo)入進(jìn)氣程序,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油耗[9]。車型:
1991年-1997年:?fini MS-6
1991年-1998年:馬自達(dá)Cronos
1992年-1994年:Autozam Clef
1992年-1997年:第二代MX-6
1993年-1997年:福特Probe
1997年-2002年:第七代626 / Capella
1999年-2002年:第二代MPV(日本)
2001年-2003年:第一代Premacy
FS-DET型[編輯]
美規(guī)Mazdaspeed Protegé專用之FS-DET型引擎的排氣量、缸徑、沖程皆與FS型相同,壓縮比為9.1:1。配合美國蓋瑞特航空研究提供的GT2554RLS型渦輪增壓器,可輸出170hp / 6,000rpm的最大馬力、160lbs·ft / 3,500rpm的峰值扭力。根據(jù)美國《人車志汽車雜志》(Car and Driver Magazine)的測試,在0-60mph加速花費6.9秒[10]。車型:
2003年:Mazdaspeed Protegé(北美洲)
FP型[編輯]
排氣量1,839c.c.的FP型引擎之缸徑83.0mm、沖程85.0mm,日規(guī)版FP-DE型引擎可達(dá)最大馬力125ps / 6,000rpm、最大扭力16.3kgm / 4,500rpm。雖然FP型有許多元件與FS型共用,但汽缸本體、曲軸、連桿、活塞和正時皮帶除外。此外,由于稍微不同的凸輪軸及更佳的連桿比例,F(xiàn)P型的動力表現(xiàn)也比FS型好。車型:
1992年-1999年:Eunos 500
1997年-2002年:第七代626 / Capella
1998年-2003年:第九代323 / Protegé / 323 Astina(澳洲)
1999年-2001年:第一代Premacy
基本上F型系列引擎可歸納成四類:8氣門SOHC柴油型、8氣門SOHC汽油型、12氣門SOHC汽油型,以及16氣門DOHC汽油型。其中8氣門SOHC汽油型和12氣門SOHC汽油型二者之墊片花紋相同。
F/MA型
嚴(yán)格說來F/MA型和F型引擎沒有關(guān)聯(lián),勉強算是其前身而已。
MA型引擎的排氣量1,970c.c.,缸徑80mm、沖程98mm,采SOHC設(shè)計,配有二個化油器。此外也有單化油器的亞型,油耗表現(xiàn)更佳。
雙化油器版本:最大馬力103hp、最大扭力123ft·lbf。
單化油器版本:最大馬力90hp。
該具引擎自1981年起配置燃油噴射系統(tǒng)。
車型:
1975年-1981年:第一代929
1975年-1981年:第二代Cosmo
1977年-1981年:第三代Luce
1978年-1982年:第三代Capella / 626 / Montrose
1978年-1985年:第四代B2000 / 福特Courier
1981年-1982年:第四代Luce
1981年-1990年:第三代Cosmo
F6型
排氣量1,587c.c.的F6型引擎之缸徑81mm、沖程77mm,用以取代舊有的NA型引擎。這是F型里排氣量最小的引擎,采SOHC、8氣門設(shè)計,壓縮比為8.6:1。日規(guī)版之最大馬力90ps / 5,700mm,最大扭力13.0kg·m / 3,500rpm[1]。
車型:
1978年-1985年:第四代B1600
1982年-1987年:第四代626
F8型
排氣量1,789c.c.的F8型引擎之缸徑86mm、沖程77mm,壓縮比8.6:1,采SOHC、8氣門設(shè)計。日規(guī)版之最大馬力100ps / 5,700mm,最大扭力15.2kg·m / 3,500rpm[1];海外版之最大馬力則為79ps / 5,000rpm,最大扭力13.8kg·m / 2,500rpm[2]。后來衍生出DOHC、16氣門、燃油噴射系統(tǒng)的亞型F8-DE型,最大馬力115ps / 6,000rpm、峰值扭力16.0kg·m / 5,000rpm。
車型:
1982年-1987年:第四代626
1983年-1999年:第三代Bongo / 福特Econovan
1987年-1994年:第五代626
1988年-1991年:起亞Concord
1988年-1992年:馬自達(dá)Person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9年-1992年:Eunos 300
1989年-1994年:起亞Capital
1999年-2010年:第四代Bongo / 福特Econovan
FE型
FE型直列四缸引擎排氣量為1,998c.c.,缸徑及沖程皆為86.0mm,壓縮比8.6:1。此具引擎共有三種亞型:
8氣門、SOHC、單化油器:最大馬力90hp。
8氣門、SOHC、雙化油器:最大馬力110hp / 5,600rpm,最大扭力156N·m / 3,700rpm。
12氣門、SOHC、燃油噴射系統(tǒng):壓縮比高達(dá)10:1,最大馬力118hp / 5,300rpm,最大扭力178N·m / 3,700rpm。
日規(guī)FE-E型:12氣門、SOHC:最大馬力101ps / 4,500rpm,最大扭力16.5kg·m / 4,000rpm[3]。
車型:
1983年-1986年:第四代Luce / 第二代929
1985年:第四代B2000
1985年-1987年:第五代B2000
1986年-1999年:第三代Bongo / 福特Econovan
1986年-1991年:第五代Luce / 第三代929
1987年-1995年:起亞Concord
1988年-1992年:馬自達(dá)Person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90年-1993年:Eunos Cargo Wagon
1995年-2005年:馬自達(dá)Bongo Friendee
FE-DE型 / FE-ZE型
由于引擎頂部鑄有“FE3”字樣,坊間一般稱呼為“FE3型”,實際上依不同的馬力輸出其正式名稱應(yīng)為FE-DE型或FE-ZE型。排氣量、缸徑、沖程都沒有改變,但采16氣門、DOHC設(shè)計。這具引擎主要搭載于銷往歐洲、新西蘭、日本等市場的某些626車型,但美國與澳洲除外。自GD平臺于1992年時停產(chǎn)起,該具引擎仍舊搭載于使用GV平臺的626旅行車型,截至1997年止。此外,馬自達(dá)亦授權(quán)給韓國起亞汽車使用此具引擎,搭載于1995年后生產(chǎn)的起亞Sportage和1992年后生產(chǎn)的起亞Concord上。
按照不同的壓縮比、凸輪軸與ECU行車電腦之組合,這具引擎起碼有五種不同的亞型,但是皆配備了VICS(Variable Inertia Charging System之縮寫)可變進(jìn)氣系統(tǒng)。馬力輸出:
FE-DE型:最大馬力145ps / 6,000rpm、最大扭力19.0kg·m / 4,000rpm[4](日規(guī))。
FE-ZE型:最大馬力150ps / 6,000rpm、最大扭力18.8kg·m / 4,000rpm[5](日規(guī))。
車型:
1987年-1994年:第五代626 / Capell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9年-1992年:Eunos 300
1992年-1993年:第四代福特Laser 2.0iRS / Meteor 2.0L 16V(南非)
1992年-1995年:起亞Concord
1994年-1997年:第六代626 / Capella
1995年-2003年:第一代起亞Sportage
FET型
此具FET型即為FE型加上燃油噴射及渦輪增壓的版本,可榨出135hp / 5,250rpm的最大馬力237N·m / 2,800rpm的峰值扭力。它也采SOHC、8氣門設(shè)計,缸徑與沖程不變,但是沒有設(shè)置中冷器。在日本當(dāng)?shù)?,這具引擎被稱作“Magnum Turbo”。車型:
1981年-1986年:第二代929(歐洲除外)
1986年-1987年:第三代929 Coupe(澳洲)
1986年-1987年:第四代626 / Capella
1986年-1987年:福特Laser
F2型
F2型引擎之缸徑86mm、沖程94mm、排氣量2,184c.c.,可區(qū)分成幾種亞型:
8氣門、SOHC:搭載于第五代B2200。
12氣門、SOHC:壓縮比8.6:1,最大馬力110hp / 4,700rpm、最大扭力176N·m。
高馬力版F2H2型:壓縮比9.2:1,最大馬力127hp、最大扭力192N·m,搭載于第五代Luce和第三代929。
車型:
1986年-1991年:第五代Luce / 第三代929
1987年-1992年;第五代626 / Capell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7年-1998年:第五代B2200
2006年-2010年:第一代BT-50
F2T型
此具F2T型渦輪增壓引擎之缸徑與沖程跟F2型一樣,搭載由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yè)供應(yīng)、代號“RHB5 VJ11型”的渦輪增壓器,并附中冷器。最大馬力145hp / 4,300rpm,最大扭力190lb·ft。有傳言認(rèn)為這具渦輪增壓引擎的實力被低估,不過馬自達(dá)依然只表示這些數(shù)據(jù)符合美國SAE與德國DIN的曲軸等級標(biāo)準(zhǔn),按照各國市場的法律制造出售。由于扭矩輸出增加,馬自達(dá)加強了F2T型引擎的H型變速系統(tǒng),這也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堅固耐用的變速箱。車型:
1987年-1992年;第五代626 / Capella
1988年-1992年:第一代MX-6
1989年-1992年:福特Probe
R系列柴油引擎[編輯]
請參見主條目:馬自達(dá)柴油引擎。
R系列雖然是柴油引擎,但其關(guān)系與F型汽油引擎非常密切,因為基本上兩者的引擎本體相同、皆采自然進(jìn)氣的設(shè)定,如此一來更證明了F型引擎的耐用度。
RF型[編輯]
排氣量1,998c.c.的RF型乃是FE型的柴油版亞型,故兩者的缸徑與沖程皆為86mm。車型:
1987年小改款的第一代Bongo Brawny
1981年-1987年:第一代水星Lynx
1982年-1987年:第四代626
1984年-1986年:第一代福特Tempo
1984年-1987年:第一代福特Escort
1984年-1986年:第一代水星Topaz
1990年-1993年:Eunos Cargo Wagon
1995年-1997年:第一代Proceed Levante,附渦輪增壓器
1997年-1999年:第二代Proceed Levante,附渦輪增壓器
1999年-2003年:第二代鈴木Escudo,附渦輪增壓器
R2型[編輯]
R2型屬于衍生自F2型的亞型,排氣量2,184c.c.,缸徑86mm、沖程94mm。車型:
1983年-1999年:第三代Bongo
1999年迄今:第四代Bongo
其余以F命名的引擎[編輯]
以機(jī)械結(jié)構(gòu)來看,F(xiàn)S型和FP型跟前述的F型引擎缸體相差很多,它們的缸徑更小、甲板高度更短、汽缸頭與尺寸更小。坦白說,這兩具引擎反而更近似BP型引擎。
FS型[編輯]
排氣量1,991c.c.的FS型引擎之缸徑83mm、沖程92mm,采直列四缸、DOHC、16氣門設(shè)計。按照不同的調(diào)校程度,各地市場的FS-DE型馬力輸出表現(xiàn)不一:
北美洲:壓縮比9.1:1,最大馬力130hp / 6,000rpm、最大扭力135lbs·ft / 4,000rpm。
北美洲“Protegé MP3”限量版:最大馬力140hp / 6,000rpm、最大扭力142lbs·ft / 4,500rpm。
歐洲:壓縮比9.7:1,最大馬力129hp / 6,000rpm、最大扭力124lbs·ft / 4,500rpm。
澳洲:壓縮比9.7:1,最大馬力131hp / 6,000rpm、最大扭力126lbs·ft / 4,000rpm。
日本:壓縮比9.0:1,最大馬力140ps / 6,300rpm、最大扭力18.2kg·m / 4,800rpm。
FS-DE型引擎具有下述特點:
機(jī)油噴射器(oil squirter)
VICS(Variable Inertia Charging System之縮寫)可變進(jìn)氣系統(tǒng):借由改變進(jìn)氣歧管的長度和形狀,在低轉(zhuǎn)速域使用長歧管,高于4,500rpm的高轉(zhuǎn)速域使用短歧管,以增強氣流的流動慣性、提高進(jìn)氣效率、降低油耗、提升扭矩等。不過,2005年12月14日卻發(fā)生由于固定VICS蝴蝶型閥門的螺絲容易松脫,最后被吸進(jìn)引擎內(nèi)部導(dǎo)致故障;因此馬自達(dá)美國分公司宣布召回2003年3月3日至同年7月31日制造的第九代Protegé回廠檢修[6]。
VTCS(Variable Tumble Control System之縮寫)可變渦流控制系統(tǒng):在進(jìn)氣歧管安裝一組蝴蝶型閥門,在冷車發(fā)動或低轉(zhuǎn)速時關(guān)閉,其作用乃是改善引擎廢氣排放[7]。
此外,日規(guī)版的FS-ZE型壓縮比提高至10.4:1,可輸出最大馬力170ps / 6,800rpm,峰值扭力18.4kg·m / 5,000rpm[8]。而且此具引擎具有“稀釋燃燒”((日文)ダイリューテッドバーン,即diluted burn)技術(shù),其特點在于將油氣混合燃燒后的氣體再度循環(huán)導(dǎo)入進(jìn)氣程序,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油耗[9]。車型:
1991年-1997年:?fini MS-6
1991年-1998年:馬自達(dá)Cronos
1992年-1994年:Autozam Clef
1992年-1997年:第二代MX-6
1993年-1997年:福特Probe
1997年-2002年:第七代626 / Capella
1999年-2002年:第二代MPV(日本)
2001年-2003年:第一代Premacy
FS-DET型[編輯]
美規(guī)Mazdaspeed Protegé專用之FS-DET型引擎的排氣量、缸徑、沖程皆與FS型相同,壓縮比為9.1:1。配合美國蓋瑞特航空研究提供的GT2554RLS型渦輪增壓器,可輸出170hp / 6,000rpm的最大馬力、160lbs·ft / 3,500rpm的峰值扭力。根據(jù)美國《人車志汽車雜志》(Car and Driver Magazine)的測試,在0-60mph加速花費6.9秒[10]。車型:
2003年:Mazdaspeed Protegé(北美洲)
FP型[編輯]
排氣量1,839c.c.的FP型引擎之缸徑83.0mm、沖程85.0mm,日規(guī)版FP-DE型引擎可達(dá)最大馬力125ps / 6,000rpm、最大扭力16.3kgm / 4,500rpm。雖然FP型有許多元件與FS型共用,但汽缸本體、曲軸、連桿、活塞和正時皮帶除外。此外,由于稍微不同的凸輪軸及更佳的連桿比例,F(xiàn)P型的動力表現(xiàn)也比FS型好。車型:
1992年-1999年:Eunos 500
1997年-2002年:第七代626 / Capella
1998年-2003年:第九代323 / Protegé / 323 Astina(澳洲)
1999年-2001年:第一代Premacy
- 下一篇:什么是馬自達(dá)E型引擎?
- 上一篇:什么是馬自達(dá)G型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