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
- 什么是ECU發(fā)動機控制器?
- 寶馬BMW S14直列四缸引擎
- 什么是BMW S65自然吸氣V8雙凸輪軸32氣門引擎
- BMW M54系列直列六缸汽油引擎
- 寶馬BMW M52引擎發(fā)展歷史及配套車型
- 寶馬BMW M50引擎發(fā)展歷史及配套車型
- 寶馬BMW 801發(fā)動機性能參數(shù)
- 什么是豐田MZ系列引擎?
- 電子式無級變速自排系統(tǒng)的運作原理和優(yōu)缺點
- 什么是雙速切換裝置Dual-range
- 什么是斯巴魯FB型發(fā)動機?
- 什么是斯巴魯FA型發(fā)動機?
- 斯巴魯EZ型發(fā)動機介紹
- 斯巴魯EN型發(fā)動機詳細介紹
- 什么是斯巴魯EL型發(fā)動機?
最新信息
新能源商用汽車電驅(qū)動橋技術
2018-05-11 09:26
什么是豐田生產(chǎn)方式?
2018-03-29 10:58
豐田精益生產(chǎn)及豐田的TPS系統(tǒng)
2018-03-29 10:51
汽車傳動系統(tǒng)結構解析
2018-02-26 14:46
汽車ECU的前世今生 ECU淺析
2018-02-25 15:49
首頁 > 汽車變速箱系統(tǒng) > 正文
駕駛者可控式中央差速器的發(fā)展歷程
駕駛者可控式中央差速器(日語:ドライバーズコントロールセンターデフ,英語:Driver's Control Center Differential )縮寫成DCCD,為日本斯巴魯重工業(yè)自1990年代發(fā)展的電子控制機械式限滑差速器技術。概要與發(fā)展歷程關于斯巴魯重工業(yè)
駕駛者可控式中央差速器(日語:ドライバーズコントロールセンターデフ,英語:Driver's Control Center Differential )縮寫成“DCCD”,為日本斯巴魯重工業(yè)自1990年代發(fā)展的電子控制機械式限滑差速器技術。
概要與發(fā)展歷程
關于斯巴魯重工業(yè)發(fā)展四輪驅(qū)動的歷程,可追溯自1972年9月1日推出附機械式切換4WD機構的第一代Leone,接著第二代Leone在1981年11月1日發(fā)售搭載三速自排變速箱的4WD車型,其后輪驅(qū)動用的分動箱((英文)transfer case)采用全球首創(chuàng)的“電子控制油壓多板離合器((日文)電子制御油圧多板クラッチ,(英文)Multi Plate Transfer,縮寫成MP-T)”機構。1987年10月第三代Leone則搭載ACT-4電子式前后扭力分配系統(tǒng)((英文)Electro Active Torque-Split)可借由中央耦合差速器的控制,平常駕駛時90%的動力會輸出給前輪以節(jié)省油耗,遇到打滑時則以前、后輪各50%的比例傳輸動力。第一代Legacy于1989年上市,裝置了黏性耦合中央限滑差速器;1991年面世的Alcyone SVX則搭配了可變式扭力分配系統(tǒng)((英文)Variable Torque Distribution,縮寫成VTD),前、后輪分別以36%與64%的比例來傳輸動力,以確保在結冰路面的驅(qū)動力。
至于注重機械控制的DCCD包含了前、中、后三組差速器:前輪為螺旋式限滑差速器加上分動箱;中間為電控中央離合器式差速器和行星齒輪組;后輪則為托森式限滑差速器和主減速器的組合。中央差速器的電磁式離合片是用來分配前后軸的扭矩,預設(中央差速器未作動)的傳動比例為前軸41%、后軸59%,所以車輛呈現(xiàn)后輪驅(qū)動之特性。當中央差速器作動后,變速箱輸出軸和后橋輸出軸相互結合,按0:100之比例分配扭力給前、后軸。由于采用電磁離合片,透過控制離合器的結合力度可以多段調(diào)節(jié)前、后軸的動力分配。雖然電磁離合片的反應速度快,但反過來說結合時會產(chǎn)生頓挫感。
概要與發(fā)展歷程
關于斯巴魯重工業(yè)發(fā)展四輪驅(qū)動的歷程,可追溯自1972年9月1日推出附機械式切換4WD機構的第一代Leone,接著第二代Leone在1981年11月1日發(fā)售搭載三速自排變速箱的4WD車型,其后輪驅(qū)動用的分動箱((英文)transfer case)采用全球首創(chuàng)的“電子控制油壓多板離合器((日文)電子制御油圧多板クラッチ,(英文)Multi Plate Transfer,縮寫成MP-T)”機構。1987年10月第三代Leone則搭載ACT-4電子式前后扭力分配系統(tǒng)((英文)Electro Active Torque-Split)可借由中央耦合差速器的控制,平常駕駛時90%的動力會輸出給前輪以節(jié)省油耗,遇到打滑時則以前、后輪各50%的比例傳輸動力。第一代Legacy于1989年上市,裝置了黏性耦合中央限滑差速器;1991年面世的Alcyone SVX則搭配了可變式扭力分配系統(tǒng)((英文)Variable Torque Distribution,縮寫成VTD),前、后輪分別以36%與64%的比例來傳輸動力,以確保在結冰路面的驅(qū)動力。
至于注重機械控制的DCCD包含了前、中、后三組差速器:前輪為螺旋式限滑差速器加上分動箱;中間為電控中央離合器式差速器和行星齒輪組;后輪則為托森式限滑差速器和主減速器的組合。中央差速器的電磁式離合片是用來分配前后軸的扭矩,預設(中央差速器未作動)的傳動比例為前軸41%、后軸59%,所以車輛呈現(xiàn)后輪驅(qū)動之特性。當中央差速器作動后,變速箱輸出軸和后橋輸出軸相互結合,按0:100之比例分配扭力給前、后軸。由于采用電磁離合片,透過控制離合器的結合力度可以多段調(diào)節(jié)前、后軸的動力分配。雖然電磁離合片的反應速度快,但反過來說結合時會產(chǎn)生頓挫感。
- 下一篇:EVVC膨脹縱旋渦燃燒工作原理
- 上一篇:什么是雙速切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