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
- 什么是ECU發(fā)動機控制器?
- 寶馬BMW S14直列四缸引擎
- 什么是BMW S65自然吸氣V8雙凸輪軸32氣門引擎
- BMW M54系列直列六缸汽油引擎
- 寶馬BMW M52引擎發(fā)展歷史及配套車型
- 寶馬BMW M50引擎發(fā)展歷史及配套車型
- 寶馬BMW 801發(fā)動機性能參數(shù)
- 什么是豐田MZ系列引擎?
- 電子式無級變速自排系統(tǒng)的運作原理和優(yōu)缺點
- 什么是雙速切換裝置Dual-range
- 什么是斯巴魯FB型發(fā)動機?
- 什么是斯巴魯FA型發(fā)動機?
- 斯巴魯EZ型發(fā)動機介紹
- 斯巴魯EN型發(fā)動機詳細介紹
- 什么是斯巴魯EL型發(fā)動機?
最新信息
新能源商用汽車電驅動橋技術
2018-05-11 09:26
什么是豐田生產方式?
2018-03-29 10:58
豐田精益生產及豐田的TPS系統(tǒng)
2018-03-29 10:51
汽車傳動系統(tǒng)結構解析
2018-02-26 14:46
汽車ECU的前世今生 ECU淺析
2018-02-25 15:49
首頁 > 汽車發(fā)動機技術 > 正文
什么是馬自達Z型引擎?
馬自達Z型引擎是由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研發(fā)、生產的往復式活塞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其排氣量分別由1.3L至1.6L不等,屬于舊款鑄鐵缸體的B型引擎的改良版本。概要Z型引擎具有由雙頂置凸輪軸控制的16氣門,中間連結著正時鏈條。汽缸蓋與汽缸本
馬自達Z型引擎是由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研發(fā)、生產的往復式活塞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其排氣量分別由1.3L至1.6L不等,屬于舊款鑄鐵缸體的B型引擎的改良版本。
概要
Z型引擎具有由雙頂置凸輪軸控制的16氣門,中間連結著正時鏈條。汽缸蓋與汽缸本體皆以鋁合金制成,汽缸套則為鑄鐵制。為了提升剛度與強度,采用上下分割缸體組合而成;特別加長的進氣歧管可以增加扭矩,另采用S-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與不銹鋼排氣頭。
2010年10月20日馬自達宣布自隔年起不再發(fā)展此系列引擎,改用油耗表現(xiàn)更佳的創(chuàng)馳藍天引擎取代[1]。不過,福特仍繼續(xù)生產Z與L型引擎,以供給其Duratec和EcoBoost直列四缸引擎。
Z5型
所有Z型引擎均由此型衍生出來,排氣量為1,489c.c.的Z5-DE型,其缸徑和沖程分別為75.3mm和83.6mm。缸體、缸體內部和油底殼雖然近似B型引擎,不過DOHC汽缸頭可是全新的設計。油底殼由上下兩片組成,上片為鋁制,下片為沖壓鋼鐵制。車型:
1994年-1998年:第八代323
1993年-1997年:Lantis
1994年-1998年:Familia Neo
ZJ型

ZJ-VEM型米勒循環(huán)引擎
排氣量1,348c.c.的ZJ-VE型引擎,缸徑74mm、沖程78.4mm,具備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S-VT可變氣門正時和TSCV渦流控制閥((英文)tumble swirl control valve)等技術,區(qū)分成高、低馬力兩種版本:
高馬力版:最大馬力86ps / 6,000rpm,最大扭力122N·m / 3,500rpm。
低馬力版:最大馬力75ps / 6,000rpm,最大扭力121N·m / 3,500rpm。
另有ZJ-VEM型米勒循環(huán)引擎,油耗表現(xiàn)更佳。車型:
2007年至今:第三代馬自達2
2009年迄今:第六代福特嘉年華(中國)
ZL型
此系列引擎的排氣量為1,498c.c.,缸徑78mm,沖程78.4mm。此外,該型引擎于1998年時最先搭配新開發(fā)的S-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稱作ZL-VE型。按機械結構之不同區(qū)分成:
ZL-DE型:除了進氣歧管與曲軸行程外,其余元件與Z6型 / ZM型相同[2]。
ZL-VE型:因為配有S-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與高壓縮比(9.4:1)設計,該型引擎的馬力輸出大于排氣量較大的1.6L ZM-DE型引擎。
車型:
1998年-2003年:第九代323
ZY型
ZY-VE型的排氣量為1,498c.c.,缸徑78mm,沖程78.4mm,最大馬力111hp,具備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S-VT可變氣門正時、TSCV渦流控制閥((英文)tumble swirl control valve)和VIS可變慣性進氣歧管系統(tǒng)((英文)variable induction system)等技術。車型:
2002年-2007年:第二代馬自達2
2007年至今:第三代馬自達2
2004年至今:第一代Verisa
2003年-2009年:第一代馬自達3
2009年迄今:第六代福特嘉年華(中國)
Z6型 / ZM型
采用DOHC及16氣門設計、排氣量1,598c.c.的Z6型引擎之缸徑78.0mm、沖程83.6mm,乃改良自具有環(huán)型進、排氣道的Z5型。后來衍生出幾個亞型:
ZM型:使用于亞洲與歐洲市場,壓縮比9.7:1,最大馬力97hp / 5,500rpm,最大扭力 145N·m / 3,700rpm。
ZM-DE型:使用于北美洲市場,壓縮比9.0:1[3],最大馬力105hp / 5,500rpm,峰值扭力145N·m / 4,000rpm。此型引擎與前述的ZL-VE型共用某些主要元件,可謂系出同源;但是兩者的曲軸不同。車型:
1998年-2003年:第九代323
2002年-2007年:第二代馬自達2
Z6-VE型:搭配S-VT可變氣門正時、VIS可變進氣系統(tǒng)(Variable Intake System之縮寫)與TSCV渦流控制閥(Tumble Swirl Control Valve之縮寫)等技術,壓縮比10.0:1,最大馬力106ps / 6,000rpm,最大扭力15.0kg·m / 4,000rpm。車型:
2003年-2009年:第一代馬自達3
2009年迄今:第二代馬自達3
概要
Z型引擎具有由雙頂置凸輪軸控制的16氣門,中間連結著正時鏈條。汽缸蓋與汽缸本體皆以鋁合金制成,汽缸套則為鑄鐵制。為了提升剛度與強度,采用上下分割缸體組合而成;特別加長的進氣歧管可以增加扭矩,另采用S-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與不銹鋼排氣頭。
2010年10月20日馬自達宣布自隔年起不再發(fā)展此系列引擎,改用油耗表現(xiàn)更佳的創(chuàng)馳藍天引擎取代[1]。不過,福特仍繼續(xù)生產Z與L型引擎,以供給其Duratec和EcoBoost直列四缸引擎。
Z5型
所有Z型引擎均由此型衍生出來,排氣量為1,489c.c.的Z5-DE型,其缸徑和沖程分別為75.3mm和83.6mm。缸體、缸體內部和油底殼雖然近似B型引擎,不過DOHC汽缸頭可是全新的設計。油底殼由上下兩片組成,上片為鋁制,下片為沖壓鋼鐵制。車型:
1994年-1998年:第八代323
1993年-1997年:Lantis
1994年-1998年:Familia Neo
ZJ型

ZJ-VEM型米勒循環(huán)引擎
排氣量1,348c.c.的ZJ-VE型引擎,缸徑74mm、沖程78.4mm,具備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S-VT可變氣門正時和TSCV渦流控制閥((英文)tumble swirl control valve)等技術,區(qū)分成高、低馬力兩種版本:
高馬力版:最大馬力86ps / 6,000rpm,最大扭力122N·m / 3,500rpm。
低馬力版:最大馬力75ps / 6,000rpm,最大扭力121N·m / 3,500rpm。
另有ZJ-VEM型米勒循環(huán)引擎,油耗表現(xiàn)更佳。車型:
2007年至今:第三代馬自達2
2009年迄今:第六代福特嘉年華(中國)
ZL型
此系列引擎的排氣量為1,498c.c.,缸徑78mm,沖程78.4mm。此外,該型引擎于1998年時最先搭配新開發(fā)的S-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稱作ZL-VE型。按機械結構之不同區(qū)分成:
ZL-DE型:除了進氣歧管與曲軸行程外,其余元件與Z6型 / ZM型相同[2]。
ZL-VE型:因為配有S-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與高壓縮比(9.4:1)設計,該型引擎的馬力輸出大于排氣量較大的1.6L ZM-DE型引擎。
車型:
1998年-2003年:第九代323
ZY型
ZY-VE型的排氣量為1,498c.c.,缸徑78mm,沖程78.4mm,最大馬力111hp,具備電子節(jié)氣門控制、S-VT可變氣門正時、TSCV渦流控制閥((英文)tumble swirl control valve)和VIS可變慣性進氣歧管系統(tǒng)((英文)variable induction system)等技術。車型:
2002年-2007年:第二代馬自達2
2007年至今:第三代馬自達2
2004年至今:第一代Verisa
2003年-2009年:第一代馬自達3
2009年迄今:第六代福特嘉年華(中國)
Z6型 / ZM型
采用DOHC及16氣門設計、排氣量1,598c.c.的Z6型引擎之缸徑78.0mm、沖程83.6mm,乃改良自具有環(huán)型進、排氣道的Z5型。后來衍生出幾個亞型:
ZM型:使用于亞洲與歐洲市場,壓縮比9.7:1,最大馬力97hp / 5,500rpm,最大扭力 145N·m / 3,700rpm。
ZM-DE型:使用于北美洲市場,壓縮比9.0:1[3],最大馬力105hp / 5,500rpm,峰值扭力145N·m / 4,000rpm。此型引擎與前述的ZL-VE型共用某些主要元件,可謂系出同源;但是兩者的曲軸不同。車型:
1998年-2003年:第九代323
2002年-2007年:第二代馬自達2
Z6-VE型:搭配S-VT可變氣門正時、VIS可變進氣系統(tǒng)(Variable Intake System之縮寫)與TSCV渦流控制閥(Tumble Swirl Control Valve之縮寫)等技術,壓縮比10.0:1,最大馬力106ps / 6,000rpm,最大扭力15.0kg·m / 4,000rpm。車型:
2003年-2009年:第一代馬自達3
2009年迄今:第二代馬自達3
- 下一篇:什么是馬自達V2型引擎?
- 上一篇:馬自達柴油引擎的最全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