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AVCS主動閥門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2018-02-08 16:33:10·  來源:汽車百科
主動閥門控制系統(tǒng)((英文)Active Valve Control System)通常縮寫成AVCS,乃是2000年代由日本斯巴魯重工業(yè)研發(fā)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可調整進、排氣閥門的開閉時間,除有助于加強馬力輸出,又可減少廢氣排放。工作原理此一可變氣門正時
主動閥門控制系統(tǒng)((英文)Active Valve Control System)通常縮寫成“AVCS”,乃是2000年代由日本斯巴魯重工業(yè)研發(fā)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可調整進、排氣閥門的開閉時間,除有助于加強馬力輸出,又可減少廢氣排放。

工作原理 
此一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乃通過油壓方式帶動凸輪軸,以提供發(fā)動機最佳的進氣與排氣。此系統(tǒng)是一種利用凸輪軸傳感器、曲軸傳感器、空氣流量計、節(jié)氣門位置、含氧傳感器或空氣燃料比傳感器等元件的封閉回路,藉以計算發(fā)動機負荷。編程過的行車電腦可控制進、排氣閥門之液壓,以便凸輪軸移動至適當位置,使得發(fā)動機的動力輸出能兼顧環(huán)保法規(guī)及性能表現(xiàn)。行車電腦操控電磁推進或延緩凸輪軸的旋轉,最遲角度至35度,故怠速或低速域時發(fā)動機運轉較為平順。低速至中速之間,AVCS系統(tǒng)在排氣沖程的最后階段打開進氣閥門,此時排氣閥門略為張開而已。如此刻意造成的壓力流入進氣歧管,具有排氣再循環(huán)(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縮寫成EGR)的效果,也提高發(fā)動機工作效率及燃油經濟性。而在高轉速域時,AVCS系統(tǒng)在排氣沖程更早打開進氣閥門以產生清除作用,也就是說進氣氣流有助于清除汽缸內的廢氣。它也在壓縮沖程時提早關閉進氣閥門,以提高容積效率,榨出更大的馬力輸出。

2010年厡廠改進此系統(tǒng),稱之為雙主動閥門控制系統(tǒng)(Dual Active Valve Control System)。首先是加裝EGR冷卻器:原本斯巴魯?shù)乃綄χ冒l(fā)動機已有連接左、右汽缸的冷卻水管,此次將該配管與EGR配管合而為一,達到排氣冷卻的功能。如此一來即使增加EGR導入量,也可抑制吸氣溫度的上升,有助于減少泵吸損失。第二是加裝促進燃燒室內生成滾流(tumble)的進氣口隔板,本來AVCS系統(tǒng)里有一“滾流產生閥門”(tumble generation valve),在低速時關閉進氣口下半部以提高進氣流速而產生滾流;增設進氣口隔板可提高這種效果。第三種改良是排氣端加裝原先僅配置于進氣端的可變氣門正時機構,且崁入一個“中間鎖定機構”。原來的可變氣門正時機構在發(fā)動機甫啟動時因油壓不穩(wěn),閥門只能退至最遲角端。而這種中間鎖定機構能將閥門的工作角度從50度擴大至70度,提高控制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