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PG 的整車平順性仿真
2017-10-21 18:39:17· 來源: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 作者:張博彬,趙春吉,湯洪澎
需指出的是,之所以要在施加車身前進方向車速的同時定義輪胎轉(zhuǎn)動角速度,是為了將車速與輪胎轉(zhuǎn)速匹配起來。
可以根據(jù)式(1) 計算出輪胎半徑。其中,R 為輪胎半徑;
RTIM為輪輞半徑(RTIM = 7.5in = 190.5mm); RTREAD 為胎高,
可由式(2) 求得,其中W 為輪胎截面的寬度,W =195mm;
Ratio 為輪胎截面的高寬比,Ratio = 065。以上求解角速度
所需參數(shù)都可以在圖11 所示的控制卡片中找到。

計算出R 后,再由式(3) 即可得出與車速相適合的輪胎角速度。其中,ω 為輪胎的轉(zhuǎn)速; Vx 為路面x 方向的初始速度; R 為輪胎半徑。

經(jīng)計算,本文所選輪胎的半徑為317.26mm。
2.3 整車模型的建立
將事先用Catia 軟件繪制好的車身三維有限元模型讀入VPG 軟件中,出于簡化問題的考慮,所選為剛體車身。再分別將前文所建立的前、后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模型同剛體車身連接起來,這樣就連同輪胎一起構(gòu)成了具有統(tǒng)一聯(lián)系的整車VPG 模型。
在裝配整車各部分的時候,需確定各連接部分間的約束條件。VPG 可提供運動副與約束這兩種連接形式。對于懸架與車身的連接,由于本文建立的是剛性懸架,其部件均為剛性材料,故車身和懸架的連接只有剛體與剛體這一種連接方式。
要建立剛性懸架的約束條件,首先在VPG 中分別為前、后懸架建一個新的Part; 再對懸架和車身間的連接部件(包含減振器的Body 與副車架的Bodynec) 賦予新的Part,并將新的Part 屬性定義為剛體。這樣一來,剛性懸架與剛體車身的連接實質(zhì)為新的Part 與車身之連接,選擇適用于剛體與剛體的Constrain_Rigid_Bodies 完成連接; 最后,還要將懸架的Stablize 部件與車身相連,選擇橫向穩(wěn)定桿上的某些點為附加點,再將它們與車身約束,從而限制兩者的相對運動。因此我們選擇Constrain_Extra_Nodes 作為連接方式。
經(jīng)以上連接裝配后,為得到總體數(shù)據(jù),可通過點擊Util-ities/ STATISTICS,彈出窗口(圖14),從中可知整車有限元模型的節(jié)點個數(shù)、單元個數(shù)、連接個數(shù)等參數(shù)統(tǒng)計信息。

圖14 整車模型統(tǒng)計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移動版來了!思看科技發(fā)布全場景三維
2025-09-17 20:26
-
新品 | 靈動式三維掃描系統(tǒng)NimbleTra
2025-09-17 20:24
-
一箱收納,雙模一體|思看科技發(fā)布跟
2025-09-17 20:23
-
“京采組合”創(chuàng)領(lǐng)變革 —— 一站式商
2025-09-16 17:53
-
旭化成發(fā)布新型傳感解決方案,無需攝
2025-09-16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