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驅殼體外型設計的「彎彎繞繞」
電驅殼體作為封裝結構,首要任務是保護電驅系統(tǒng)內(nèi)部的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關鍵部件不受外界灰塵、濕氣、化學物質等污染,同時防止機械沖擊和碰撞損傷。
當然,除了保護電驅系統(tǒng),殼體的用處也還有很多。本期筆者從電驅殼體設計的共性問題和關鍵指標展開聊聊,順便看看各家都是如何設計電驅殼體的。
01 電驅外殼的設計要考慮哪些方面?
這里我們先不看結構強度與耐用性,這兩方面主要還是依據(jù)材料來考量。除了上述結構強度和耐用性方面,筆者對電驅殼體的設計要點大致分了五個方向。
◎最基本的當屬保護功能,上述我們也有簡單提到過,機械防護是最直觀的一方面,防止因碰撞、擠壓等外部力量導致內(nèi)部組件受損。防塵防水也是一方面,外殼必須提供足夠的防護等級,以防止灰塵、水分和其他污染物進入內(nèi)部,確保電驅系統(tǒng)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IPXX標準,它定義了界面對液體和固體顆粒的保護能力,也就是防塵防水能力。
目前的新能源電驅大多也都是在IP67前后區(qū)間,例如IP67里的數(shù)字6就表示物體防塵的能力,而7則表示防水能力,具體防護范圍與說明詳見下表。
◎在完備的保護功能前提下,通常還設計有散熱結構,如散熱片、通風口、冷卻管道接口等,幫助內(nèi)部組件散熱,確保電驅系統(tǒng)在高負荷工作時不會因過熱而降低性能或縮短壽命。
這方面,具體就要針對熱量在電機內(nèi)部的傳遞方式來看了,當然最優(yōu)選的散熱方法還是在定子繞組和轉子端環(huán)直接進行油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點,就是電磁兼容性,電驅外殼需要具備一定的電磁屏蔽功能,防止內(nèi)部產(chǎn)生的電磁輻射干擾其他電子設備或受外部電磁場影響。
在低于100 kHz的頻率下,材料特性決定了屏蔽效能,屏蔽效能取決于等效趨膚深度,一般材料厚度應比等效趨膚深度高約3至4倍,會有良好的屏蔽性能。
◎安裝與維護便利性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多數(shù)企業(yè)采用的都是模塊化設計,這樣使得外殼結構便于拆裝和維護,也可以方便地進行部件更換或檢修。
當然,前提是要遵循行業(yè)內(nèi)相關標準,使殼體尺寸和接口標準化,利于模塊化生產(chǎn)和互換性。此外,還要設計合理的安裝孔位和固定結構,以便與車輛懸掛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等部件進行快速、精準的對接和安裝。
畢竟是電車,接線與插接件位置也要充分考慮進去,電線、電纜的進出走向,設置便于接線、維護的接口,確保信號和電源線路的安全連接?!蜃詈笠紤]的就是美學與品牌特色這方面了,外觀造型要結合品牌風格和車型特點,設計具有現(xiàn)代感和科技感的外觀,同時考慮人機工程學,使其易于搬運和安裝。表面處理也要采用高質量的表面噴涂、陽極氧化、電鍍等工藝,提高殼體的視覺質感和防腐能力,同時可通過顏色、紋理等元素強化品牌識別度。
02. 從專利角度看看各家殼體設計
既然聊到這了,那咱們就看一看各家的電驅殼體都有什么特殊的點?
◎(公開號:CN220273432U)華為的這款專利提出了一種電機設計,其特點是通過改進電機端蓋結構,提升冷卻油的利用率和冷卻效果,以確保電機、動力總成以及電動車輛中的電氣連接件得到有效的冷卻,從而提高電機的工作效率和穩(wěn)定性。具體改進如下:
電機端蓋集成了繞組接線孔、電機軸孔和至少一個冷卻孔,使得冷卻油能從電機內(nèi)側流向外側,對繞組接線孔中的電氣連接件進行有效冷卻,并且通過合理布局冷卻孔、繞組接線孔和電機軸孔的位置關系,擴大了冷卻油的覆蓋范圍,減小了熱阻,提升了冷卻效率。
簡單來說就是,設計了多個沿電機周向間隔排列的冷卻孔,優(yōu)化了冷卻油的流動路徑,增加了對電氣連接件的冷卻面積。此外,還引入了導油筋結構,用于引導冷卻油流動至電機軸孔,確保冷卻油能更有效地對電機內(nèi)部器件進行冷卻,并通過合理設計導油筋與其他部件的間距,減小冷卻油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
同時,也提升了電機在動力總成中的整合布局,通過集成式殼體將電機、減速器和電機控制器集合在一起,提高了空間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優(yōu)化了動力總成內(nèi)部的電氣連接和能量傳輸路徑,減小了能量損耗。這款動力總成中電機端蓋是特殊設計的,如交流輸出接口連通孔、冷卻孔、繞組接線孔和電機軸孔的布局,確保了冷卻油、電氣信號和機械動力的有效傳輸,同時也使得電機和電機控制器在空間布局上更加緊湊和高效。
它的電機控制器內(nèi)部結構也有布局優(yōu)化,通過合理配置電容模組、功率模組和銅排組件的位置關系,減小了內(nèi)部能量傳輸路徑,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通過上述改進,該專利可有效的提高電機和動力總成的冷卻性能、小型化設計和高功率密度,有助于實現(xiàn)電動車輛的高效、可靠運行。
◎(公開號:CN218558534U)精進電動這款專利是一種關于電驅動系統(tǒng)的設計,它通過精心設計的連接架結構,提高了減速器、驅動電機和控制器之間的連接穩(wěn)定性,從而增強了電驅動系統(tǒng)的剛度和抗振動噪聲性能(NVH)。具體來說:
這款特殊的連接架是由:連接板32、連接框33、連接柱34和筋板35組成,其中連接柱被多面設置,可與電機端蓋、減速器殼體和控制器殼體連接,通過調(diào)整連接柱長度,實現(xiàn)與各部件的有效接觸和連接,增強了整體結構的剛度。
連接架采用可拆卸連接方式,便于維修和更換部件,同時通過螺栓連接第一連接孔(連接架上)與第二連接孔(減速器、驅動電機、控制器和加強箱體上),簡化了連接結構并降低了成本。
減速器上設有加強箱體,通過軸承與減速器軸連接,不僅能支撐減速器軸,而且加強了與連接架的連接點位,進一步增強了系統(tǒng)剛度和穩(wěn)定性。
連接架可以適應性調(diào)整安裝位置,無論是在電驅動系統(tǒng)的內(nèi)部還是外部側面,都能通過連接架增強系統(tǒng)內(nèi)部各部件間的連接穩(wěn)定性,提升整體剛度。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對比,該專利設計的電驅動系統(tǒng)相較于未設置連接架的系統(tǒng),其一階頻率顯著提高,降低了共振的可能性,有效抑制了振動噪音。
總結來說,這項專利通過改進連接架結構和安裝方式,優(yōu)化了電驅動系統(tǒng)內(nèi)部各部件間的連接,提升了整體的剛度和NVH性能,特別適合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等對電驅動系統(tǒng)性能要求較高的場合。
同時,專利設計充分考慮了連接架的可拆卸性、安裝便利性和成本控制等因素,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公開號:CN220421540U)廣汽埃安的這套電驅殼體,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jié)櫥屯ㄟ^排氣閥排出,并增強了安裝穩(wěn)定性,同時保持結構緊湊。該電機殼體由主殼體和副殼體構成,副殼體位于兩個主殼體之間,具體設計如下:
副殼體內(nèi)部設有迷宮腔結構,迷宮腔由第一半腔和第二半腔拼合而成,分別設置在左副殼和右副殼中。迷宮腔內(nèi)設有進氣孔(第一進氣孔和第二進氣孔)和出氣孔,出氣孔與排氣閥相連,這樣既保證了內(nèi)外氣壓平衡,又防止?jié)櫥鸵莩觥?
迷宮腔內(nèi)部的回油坡設計復雜巧妙,通過不同回油坡之間的對應和拼接,形成一系列阻擋和引導油液流動的結構,有效阻止?jié)櫥屯ㄟ^排氣閥排出。
主殼體包含了筒體和端蓋,配備有多種安裝組件,如第一水平安裝組件、第二水平安裝組件以及縱向安裝組件,這些組件使得電機殼體能夠穩(wěn)固地與逆變器殼體從前側、后側以及左右側進行全方位安裝,提高了安裝配合度和穩(wěn)定性。
其中,第二水平安裝組件由多個安裝臺組成,安裝臺帶有螺紋孔,通過螺栓或螺釘與逆變器殼體后側底部連接??v向安裝組件則包括第二安裝柱和第三安裝柱,通過轉接支架與逆變器殼體連接,確保了安裝的牢固性。
轉接支架采用了Z字形結構設計,通過電機固定板和懸臂梁提供了橫向和縱向的安裝點,確保了安裝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
總的來說,這款專利提出的電機殼體設計不僅有效解決了潤滑油排放問題,還極大地優(yōu)化了電機殼體與逆變器殼體之間的安裝結構,實現(xiàn)了緊密、穩(wěn)定的連接,大大提升了整個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緊湊性。
-
助力汽車零部件產(chǎn)線智能化升級,西門子Xcelerat
2025-06-27 -
BBA集體轉向!放棄全面電動化
2025-06-26 -
西門子SiePA斬獲麒麟認證,服務能力再升級!
2025-06-24 -
Geega產(chǎn)品圖譜 | Geega OS 工業(yè)操作系統(tǒng)
2025-06-23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跨越速運憑什么“圈粉”萬千客戶?“
2025-07-01 14:42
-
數(shù)智破局啟新篇?生態(tài)共生再啟程 —
2025-06-27 20:13
-
助力汽車零部件產(chǎn)線智能化升級,西門
2025-06-27 13:59
-
BBA集體轉向!放棄全面電動化
2025-06-26 17:32
-
比換柜省錢,比自研省心,西門子Xcel
2025-06-25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