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克中國總經理焦峰先生專訪

2017-07-21 10:42:48·  來源:MM《現代制造》
 
訪廣州市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焦峰先生全文共2594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本文源自MM《現代制造》工業(yè)經理人專欄,為對廣州市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焦峰先生的專訪,筆者李崢。MM《現代制造》在2013年榮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選的百強期刊稱號,專注于金屬加工、新自動化、驅動、物流和通用設備。如同手

訪廣州市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焦峰先生

全文共2594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本文源自MM《現代制造》工業(yè)經理人專欄,為對廣州市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焦峰先生的專訪,筆者李崢。MM《現代制造》在2013年榮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選的“百強期刊”稱號,專注于金屬加工、新自動化、驅動、物流和通用設備。


如同手機改變人們的生活一樣,數字化正快速改變著世界。

審視制造業(yè),伴隨技術創(chuàng)新,以品質、柔性、安全和效率為核心的設備互聯和數字化變革正在全球范圍快速展開。來自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各類型數據被采集、傳輸、分析和處理。

以往企業(yè)期待的終極目標——實現高效生產,如今卻變成了基礎性要求。
產品追溯、設備維護、能源管理、流程優(yōu)化和企業(yè)決策的支持,數據正在不同層面上改變著企業(yè)運營的思維與行動,云平臺與物聯網更打破了數據的地域局限,賦予數據應用更為廣闊的空間。
我們需要對數據價值進行再認識。

認識數據價值應從其檢測識別的環(huán)節(jié)開始,傳感器作為基礎器件,擁有悠久的歷史,集合聲、光、電技術,提供著不同類型的現場數據,保障著設備與產線的正常運轉。

如今,傳感器又被當前各種智能應用賦予了新的價值與歷史使命,對制造數據的采集與應用則成為當下變革的起點。

已有70年歷史的德國SICK公司,產品結構豐富完整,涵蓋光電接近、工業(yè)安全、編碼器、RFID、激光掃描、機器視覺和過程儀表傳感器,近年來,SICK通過積極參與德國工業(yè)4.0研究與實踐,積累了不同行業(yè)成功解決方案。SICK能夠提供包括FA(工廠自動化),LA(物流自動化)及PA(過程自動化)需要的全系列傳感器產品、系統(tǒng)及服務。

在工廠自動化領域、電子及太陽能行業(yè),包裝行業(yè)、汽車行業(yè)、機床行業(yè)及驅動及運動控制等行業(yè)及應用都大量使用了SICK的傳感器解決方案。秉持“獨立”、“創(chuàng)新”和“領先”的集團宗旨,SICK中國期待成為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提升用戶價值,推動行業(yè)進步的智能先鋒。
智能化創(chuàng)新與基礎應用并重體現著SICK對于市場需求的務實態(tài)度。




1、多維度實踐智能創(chuàng)新
焦總指出,完整的產品覆蓋和眾多細分領域中的明星產品是SICK的核心優(yōu)勢。
H18復合外形光電傳感器、IMB電感式接近開關、KTX色標傳感器、deTec4安全光幕、AFS60工業(yè)以太網編碼器、Lector6二維碼閱讀器、LFP液位計、DX1000激光測距儀、microScan3安全掃描儀、WLL180T光纖傳感器。
諸多明星產品一方面體現著SICK在檢測與識別跨領域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更讓SICK通過廣泛應用對于不同用戶需求有著獨到而深刻的理解。

高效數據交互是智能化的典型特征。在集團層面,SICK早在2004年就前瞻性提出“智能傳感”的戰(zhàn)略方向,并將智能化確定為公司未來產品研發(fā)的基礎。

基于工業(yè)4.0概念,通過生產現場設備的開放互聯,以IO-link技術為代表,實現現場層級傳感器的數據監(jiān)控和功能診斷、靈敏度匹配和在線校正,可以與管理層級的控制系統(tǒng)間進行可靠高效的數據交互。

SICK智能傳感器不僅能提供生產控制的實時檢測數據,還可以提供預報警和狀態(tài)監(jiān)控等信息給管理層,使現場設備“透明可見”并“實時可控”,創(chuàng)建實施智能化的自適應生產。

智能化創(chuàng)新與基礎應用并重體現著SICK對于市場需求的務實態(tài)度。2015年推出的IMB接近傳感器就是這種理念很好的體現。
使用目前最先進的真空灌注技術, 獨有的三重防水密封套環(huán)設計,機身選用不銹鋼材質,抗振性能高達150 g,防護等級達到IP68&IP69K,完美勝任冷卻液和切削油等惡劣使用環(huán)境,同時以安裝位置指示燈提示用戶最佳安全位置。此外,IMB系列產品提供IO-link通信方式,可以輕松實現數據互聯,提供實時的狀態(tài)數據到管理層,實現雙向通信,生產系統(tǒng)的預防性維護成為可能。

焦總介紹,視覺與識別是SICK智能化的重要應用方向,西克在今年一月份推出的More than vision(豈止于視覺)。提供一維條碼、二維條碼、RFID和視覺自動識別綜合檢測解決方案。簡易型的TriSpector3D視覺傳感器,運用了三維檢測技術,可滿足諸如包裝完好性檢測等精度要求不高的應用需求。今后,SICK將會繼續(xù)加強對機器視覺產品的投入,3D視覺也將成為創(chuàng)新的重點。

工業(yè)機器人被視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

SICK積極助力中國工業(yè)機器人市場發(fā)展,其中AGV、AGC及各類服務機器人使用基于激光導航技術的NAV245、NAV350系列產品,以安全激光掃描儀S3000/S300系列確保AGV/AGC移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保護,通過RFID系統(tǒng)實現位置識別或者車輛動態(tài)追蹤和追溯,用CLV650/CLV690條碼閱讀器來自動識別貨物,絕對值編碼器AHS/AHM36測量運動角度,并可通過拉線編碼器BCG08來實現高度檢測,可確保精確可靠的自動化倉儲操作。

此外,SICK最新一代MicroScan安全激光掃描器則可以根據人或物體的運動軌跡,實時切換安全保護區(qū)域,為工業(yè)4.0時代人機協(xié)作提供可靠的安全防護。




2、定制化構建智能方案
行業(yè)解決方案是體現數據智能化價值的最佳載體。

伴隨著工業(yè)4.0概念的普及和中國制造2025實施路線圖的日益清晰,市場對于一站式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日俱增。

知易行難,覆蓋機、電、液、氣等跨門類技術,涉及溫、濕、聲、光等不同對象,智能化傳感識別解決方案對供應商提出嚴峻的挑戰(zhàn)。

SICK多年來一貫強調行業(yè)應用,堅持以產品、系統(tǒng)與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驅動業(yè)務發(fā)展。

SICK中國從2015年開始對整體系統(tǒng)解決方案進行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將物流行業(yè)、機器人系統(tǒng)和安全整體防護應用為重點目標市場,注重工程技術人才培養(yǎng),除傳感技術外,強調向軟件、機械、電氣集成和項目管理拓展。

經過兩年的市場探索和工程實踐,SICK結合用戶典型需求,制定跨不同產品線的產品組合包,同時針對行業(yè)應用進行深入研究,聚焦視覺應用和安全應用,為用戶提供包含應用軟件的定制化系統(tǒng)解決方案。

SICK的智能方案包括了高精度的位置檢測、零部件追溯、高效倉儲物流管理、良品率質量控制和高安全性設備操作防護。不僅幫助生產型企業(yè)用戶提升效率和管理水平,助力信息化與自動化的深度融合,而且還可以實現OEM設備數據透明化,賦予設備智能化功能,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




3、促交流傳播智能理念
透過產品與方案的廣泛應用,SICK對于市場更為重要的積極影響體現在促進用戶和合作伙伴對于智能理念的認知上。

焦總指出,智能化、微型化、安全、高集成和信息可視化是當前市場對傳感與測量產品的新需求,而智能化的發(fā)展是漸進的過程,原有的高精度、高性價比、便捷安裝、抗干擾與高環(huán)境耐受的需求依然是用戶關注的焦點。

通過組織技術交流和訪問考察,SICK積極向中國用戶與合作伙伴分享自身在實踐工業(yè)4.0道路上的經驗與收獲。

在信息互通,效率為先的新時期,供應鏈縱向集成的趨勢愈發(fā)明顯,SICK力求加強與合作伙伴的多元化合作,通過優(yōu)化合作模式,簡化合作流程,提升合作深度,共同致力于滿足終端用戶的切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