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能源汽車電機殼加工技術你必須知道的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電機作為其核心組件之一,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響著整車的表現(xiàn)。電機殼體作為電機的基礎支撐結構,其加工質量直接關系到電機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
電機殼體加工的技術路線
電機殼體作為封裝結構,其首要任務是保護電驅系統(tǒng)內部的關鍵部件,如電機、控制器和減速器等,免受外界灰塵、濕氣、化學物質等污染的影響,同時防止機械沖擊和碰撞損傷。
電機殼體的加工技術路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材料選擇與預處理:選擇合適的鋁合金材料,并進行預熱處理,以減少加工過程中的變形。
粗加工:使用大型數(shù)控機床進行粗加工,快速去除多余材料,形成殼體的初步形狀。
半精加工:進一步加工,確保殼體各部位尺寸接近最終要求。
精加工: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設備和刀具,進行精密加工,確保殼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
熱處理:對殼體進行熱處理,以改善材料的機械性能和穩(wěn)定性。
最終檢驗:對加工完成的殼體進行全面檢測,確保其滿足設計和性能要求。

未來的電機殼體加工技術將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動化和綠色化。集成的智能制造系統(tǒng)、自適應控制技術和可持續(xù)材料的應用,將是推動行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電驅殼體零部件加工難點
沒有了發(fā)動機和復雜的變速器,電池、電機、電控成為純電動汽車的核心關鍵零部件。由于這“三電”零部件在結構上與傳統(tǒng)燃油汽車有了不同,因此,加工工藝也有了不同。
拿電機來說,電機主要由殼體、前后端蓋、軸、定子、轉子及線束構成。其中,殼體、前后端蓋、軸、定子、轉子的性能與加工水平密切相關。
電動機殼體加工、后端蓋加工和電機軸的加工主要涉及鏜削和磨削。
純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殼體通常采用鋁合金材料,以滿足汽車輕量化的要求,它的中孔直徑一般都超過了250mm。
其加工難點主要有:一是大直徑孔,IT6公差等級;二是主孔與軸承孔形位公差要求高;殼體是薄壁件,容易產生變形和振動。

為精加工這樣大直徑的深孔,還有上面的軸承孔、安裝孔,對刀具的要求很高。一般采用質量比較輕的鏜刀,銑削加工出各種類型薄壁不穩(wěn)定的殼體,保證精度及質量。
- 下一篇:新能源車用驅動電機定子繞組技術
- 上一篇:汽車的輪轂制造工藝如何判斷?
-
電裝中國以創(chuàng)新助力“雙碳”目標 推動制造業(yè)低
2025-09-12 -
高溫季行車安全需重視:TRW SPS 制動盤讓你的剎
2025-07-19 -
跨越速運憑什么“圈粉”萬千客戶?“中國零擔30
2025-07-01 -
馭動未來,智啟新程-采埃孚油護新出行
2025-06-25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京采組合”創(chuàng)領變革 —— 一站式商
2025-09-16 17:53
-
旭化成發(fā)布新型傳感解決方案,無需攝
2025-09-16 15:53
-
電裝中國以創(chuàng)新助力“雙碳”目標 推
2025-09-12 15:42
-
汽車新零售又出黑馬,久車GO百城聚力
2025-09-12 15:25
-
思看科技走進浙大課堂,產教融合賦能
2025-09-11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