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繼續(xù)顛覆福特定下的制造流程
“造車就像拼樂高一樣”,外媒這樣形容特斯拉的“開箱即用”(Unboxed process)生產(chǎn)方式。
目前主流的傳統(tǒng)汽車生產(chǎn)線是百年前由亨利·福特(Henry Ford)一手創(chuàng)立的,車輛在生產(chǎn)線上完成組裝。
而特斯拉公司希望憑借一款售價在2.5萬美元的電動汽車來對抗來勢洶洶的中國電動汽車。于是,它換了一個打法。
車身部件在特定區(qū)域同時組裝,最后再將所有零部件組裝在一起。特斯拉表示,這種改變可以將生產(chǎn)占地面積減少40%以上,使汽車制造商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建造未來的工廠。
特斯拉表示,如果新的裝配工藝取得成功,它可以將生產(chǎn)成本降低一半。這也是推出低價車型的關(guān)鍵,進一步刺激需求。今年特斯拉股價下跌了28%,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上漲了10%。
1928年,福特汽車公司位于密歇根州迪爾伯恩的工廠內(nèi)的裝配線工人
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拉爾斯·莫拉維(Lars Moravy)在2023年3月的投資者日上表示:“按照我們的想法,要擴大規(guī)模就必須重新思考制造問題?!钡阅且院螅顿Y者并沒有聽到太多關(guān)于特斯拉取得進展的細節(jié)。
在該公司1月份的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只是泛泛而談,只說特斯拉在制造低價汽車方面進展順利,預計明年年底投產(chǎn)。雖然他提到了新的革命性制造系統(tǒng),稱其比世界上任何汽車制造系統(tǒng)都要先進得多,而且幅度很大,但他沒有詳細說明。
在守時方面,馬斯克的名聲一向不太好,他早在2020年就首次預告將推出價值2.5萬美元的電動汽車,新的制造系統(tǒng)就更不用說了,特斯拉的方法尚未得到驗證,可能會帶來低效和風險。彭博行業(yè)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最近的一項分析估計,新的模塊化制造工藝可以使成本降低33%,而不是一半。
在缺乏細節(jié)的情況下,一些人開始自行摸索該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工程和汽車基準測試公司Caresoft的首席執(zhí)行官馬修·瓦查帕蘭皮爾(Mathew Vachaparampil)說,他的工程師花了20萬個小時構(gòu)建了特斯拉“開箱即用”平臺的數(shù)字孿生模型。他們發(fā)現(xiàn),馬斯克的雄心壯志在技術(shù)上是可行的,而且瓦查帕蘭皮爾說,如果能夠?qū)崿F(xiàn),這些雄心壯志將具有巨大的經(jīng)濟意義。

大多數(shù)汽車制造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亨利·福特在1913年制造Model T時采用的基本模式。
先在框架站將沖壓面板拼接起來,焊接出汽車的整體框架,裝上車門。然后,汽車進入油漆車間或浸入大桶中,或者進行噴漆并在大烤箱中烘干。下一步,剛噴完漆的車門被取下,然后沿著蜿蜒的裝配線裝上電線和發(fā)動機。然后裝上座椅和其他內(nèi)飾部件,再加上擋風玻璃和車窗。最后,重新裝上車門,進行最后檢查。
特斯拉公司的高管說,這個過程效率低下。在工廠里搬運汽車大小的盒子需要占用大量空間。給整臺機器噴漆,而不是只給需要噴漆的面板噴漆,既費時又浪費能源。而在一個龐大的框架上工作,意味著在特定時間內(nèi)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可以組裝零件。
“開箱即用”法則不需要在工廠里移動龐大的汽車骨架。取而代之的是,工人們分成幾個小組,同時對汽車的各個部件進行組裝,然后再集中到一個點進行總裝。
Caresoft的瓦查帕蘭皮爾認為,這樣做可以節(jié)省大量成本,僅新工廠的噴漆車間投資就至少可減少50%。
長期以來,油漆一直是汽車廠最昂貴的部分:汽車噴漆所需的高熱量消耗大量能源,而且有嚴格的排放要求。據(jù)汽車廠專家稱,噴漆車間的產(chǎn)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汽車廠的總產(chǎn)量。
典型的汽車車身寬6英尺(1.8 米),長15英尺(4.5米)。特斯拉的“開箱即用”工藝將在汽車組裝前只對實際面板進行噴漆,而不是將整個車身送入噴漆車間。
“開箱即用”方法本身也有很多風險,主要是未經(jīng)驗證,而且需要轉(zhuǎn)向新的組裝流程,這可能會導致生產(chǎn)延誤。
但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為改進傳統(tǒng)制造工藝而做出重大改變。
在生產(chǎn)Model Y時,特斯拉采用壓鑄機對汽車的前部和后部進行g(shù)igacast(即制造巨型模具),而不是對汽車的各個部件進行沖壓。省去了數(shù)百個零件和焊接件。
其他美國汽車制造商也在努力對抗中國電動汽車的猛烈進攻。例如,福特汽車公司正在探索一種使用廉價電池的緊湊型電動汽車。

凱斯西大學(Case Western University)經(jīng)濟學教授蘇珊·海爾珀(Susan Helper)說:“令人擔憂的是,低端汽車市場目前還沒有電動汽車,但如果美國公司不能降低成本,它們就會由中國提供服務?!?
但特斯拉在適應新穎、更省成本的制造技術(shù)方面,比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更有優(yōu)勢。特斯拉的工廠比大多數(shù)工廠都要新,有的甚至還沒有開工,因此它可以更容易、更便宜地調(diào)整設施,并采用最先進的制造方法。
特斯拉已經(jīng)告訴投資者,隨著Model 3和Model Y(這兩款車已推出多年)的需求達到頂峰,公司正處于兩大增長浪潮之間。特斯拉去年交付了180萬輛汽車,但目標是到2030年交付2000萬輛汽車。為此,特斯拉需要更便宜的汽車。
-
比亞迪叉車:「碳」索未來,獻「鋰」明天
2025-06-25 -
創(chuàng)新引領 躍啟新篇 | 比亞迪叉車經(jīng)營性租賃發(fā)布
2025-06-23 -
比亞迪叉車吸引我的地方是...
2025-05-08 -
“鋰”想萬家——比亞迪叉車在家電行業(yè)“大放異
2025-04-28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跨越速運憑什么“圈粉”萬千客戶?“
2025-07-01 14:42
-
數(shù)智破局啟新篇?生態(tài)共生再啟程 —
2025-06-27 20:13
-
助力汽車零部件產(chǎn)線智能化升級,西門
2025-06-27 13:59
-
BBA集體轉(zhuǎn)向!放棄全面電動化
2025-06-26 17:32
-
比換柜省錢,比自研省心,西門子Xcel
2025-06-25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