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勒聚焦新興市場與數字化業(yè)務模式
2019-03-18 18:03:46· 來源:舒勒
隨著在新興市場與數字化應用方面取得的良好銷售業(yè)績,舒勒在 2018 財年新訂單總額增長10%。然而,德國國內的持續(xù)調整壓力以及國際貿易爭端對舒勒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舒勒將持續(xù)聚焦新市場、數字化業(yè)務模式與盈利的核心業(yè)務,舒勒集團
隨著在新興市場與數字化應用方面取得的良好銷售業(yè)績,舒勒在 2018 財年新訂單總額增長10%。然而,德國國內的持續(xù)調整壓力以及國際貿易爭端對舒勒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舒勒將持續(xù)聚焦新市場、數字化業(yè)務模式與盈利的核心業(yè)務”,舒勒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 Domenico Iacovelli 對記者說道。舒勒與保時捷最終達成協議,將于 2019 年中期啟動合資打造配備高新技術的沖壓車間。

與保時捷合資的新沖壓車間將在工業(yè)生產性能以及生產流程中數據流的數字聯網,樹立汽車行業(yè)的新標準
與上一年相比,2018 年銷售額持平,盈利有所下降
2018 年舒勒的訂單總額增長至12.55 億歐元(上一年:11.41 億歐元)。盡管 2017 年底時的訂單儲備非常少,但 2018 年集團銷售額為 12.12 億歐元,與前一年基本持平(上一年:12.20 億歐元)。歐洲與中國區(qū)的業(yè)務增加,但北美地區(qū)的業(yè)務遭受了巨大損失。
銷售利潤的下降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新的測試規(guī)程 WLTP 對汽車制造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特別是在德國,導致了諸多新產能計劃線的放棄與既定項目的推遲。與此同時,近年來的勞資談判也帶來了成本增加。而中國業(yè)務也因中美貿易爭端而受到了影響。
2018 年,由于集團內部的產能調整以及子公司 AWEBA 的商譽核銷,舒勒產生了超過千萬歐元的支出。息稅攤銷前利潤 (EBITA) 降至 4530 萬歐元(上一年 11190 萬歐元)。舒勒的稅后綜合利潤為 1350 萬歐元(上一年 6740 萬歐元)。
對 2019 年及未來的商業(yè)信心
截至 2018 年底,舒勒的股權比例為德國機械與設備行業(yè)資產負債表總額的 40.1%(上一年 38.1%),仍高于平均水平。在全球范圍內,公司擁有雇員 6575 人(上一年 6570 人),其中德國本地雇員為 4195 人(上一年 4237 人),基本與上一年持平。
首席財務官 Norbert Broger 說道:“2018 年在運營和戰(zhàn)略上都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一年。但我們成功扭轉了新訂單的下降趨勢,并首次取得了 10% 的增量。從而,在新的一年開始時我們能夠有 9.26 億歐元的訂單儲備。而且,憑借已實施的成本消減方案,我們有信心看到中期的盈利增長。”
專注盈利的核心業(yè)務
首席執(zhí)行官 Iacovelli 表示,盡管新訂單增長趨勢良好,但德國國內的調整壓力仍然很高。“因此,在 2018 年,我們進一步提高了舒勒運營的靈活性,讓以客戶為導向的創(chuàng)新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我們的目標是專注于集團的盈利核心業(yè)務,并在未來幾年內增加盈利能力。其中包括持續(xù)拆減虧損的業(yè)務領域。”
最近幾個月,舒勒為每個業(yè)務部門都制定了新的產品戰(zhàn)略。高成本的“過度設計”已成為過去時。由于大口徑鋼管生產線與包裝設備業(yè)務未帶來利潤,舒勒已決定在 2019 年退出這兩項業(yè)務領域。

勒計劃通過與主產品線一致的數字化方案獲取新的市場份額
擴大中國的服務業(yè)務與附加值
舒勒將進一步發(fā)掘在中國與巴西進行生產的成本優(yōu)勢,同時也將在德國擴大全球服務網絡。中國工廠將承接更多的工程項目。
與保時捷合資的“智能沖壓車間”將樹立新的標準
2019 年開始,舒勒與保時捷將在德國聯合打造可能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沖壓車間,用于未來的數字化汽車生產。該車間計劃于 2021 年投入運營。“兩家企業(yè)能夠合資打造‘智能沖壓車間’體現了真正的強強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 Iacovelli 說道。“新的沖壓車間將在工業(yè)生產性能以及生產流程中實現數據流的數字聯網, 樹立汽車行業(yè)的新標準”,他解釋說。
新的沖壓車間位于保時捷工廠所在地的萊比錫 (Leipzig) 地區(qū),從而能夠以低物流成本且更環(huán)保的方式為其提供車身件生產。對于舒勒來說,這是一次與世界頂級汽車制造商密切合作的成功范例。“同時,我們也將專注于新興市場與新的業(yè)務模式”,首席執(zhí)行官 Iacovelli 說道。舒勒計劃從 2019 年開始,通過中端價位的機械式壓力機以及與主產品線一致的數字化方案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對于舒勒和我們的客戶,數字化不是愿景,而是現實。更是一次良機,而非冒險嘗試”,首席執(zhí)行官解釋道。

與保時捷合資的新沖壓車間將在工業(yè)生產性能以及生產流程中數據流的數字聯網,樹立汽車行業(yè)的新標準
與上一年相比,2018 年銷售額持平,盈利有所下降
2018 年舒勒的訂單總額增長至12.55 億歐元(上一年:11.41 億歐元)。盡管 2017 年底時的訂單儲備非常少,但 2018 年集團銷售額為 12.12 億歐元,與前一年基本持平(上一年:12.20 億歐元)。歐洲與中國區(qū)的業(yè)務增加,但北美地區(qū)的業(yè)務遭受了巨大損失。
銷售利潤的下降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新的測試規(guī)程 WLTP 對汽車制造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特別是在德國,導致了諸多新產能計劃線的放棄與既定項目的推遲。與此同時,近年來的勞資談判也帶來了成本增加。而中國業(yè)務也因中美貿易爭端而受到了影響。
2018 年,由于集團內部的產能調整以及子公司 AWEBA 的商譽核銷,舒勒產生了超過千萬歐元的支出。息稅攤銷前利潤 (EBITA) 降至 4530 萬歐元(上一年 11190 萬歐元)。舒勒的稅后綜合利潤為 1350 萬歐元(上一年 6740 萬歐元)。
對 2019 年及未來的商業(yè)信心
截至 2018 年底,舒勒的股權比例為德國機械與設備行業(yè)資產負債表總額的 40.1%(上一年 38.1%),仍高于平均水平。在全球范圍內,公司擁有雇員 6575 人(上一年 6570 人),其中德國本地雇員為 4195 人(上一年 4237 人),基本與上一年持平。
首席財務官 Norbert Broger 說道:“2018 年在運營和戰(zhàn)略上都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一年。但我們成功扭轉了新訂單的下降趨勢,并首次取得了 10% 的增量。從而,在新的一年開始時我們能夠有 9.26 億歐元的訂單儲備。而且,憑借已實施的成本消減方案,我們有信心看到中期的盈利增長。”
專注盈利的核心業(yè)務
首席執(zhí)行官 Iacovelli 表示,盡管新訂單增長趨勢良好,但德國國內的調整壓力仍然很高。“因此,在 2018 年,我們進一步提高了舒勒運營的靈活性,讓以客戶為導向的創(chuàng)新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我們的目標是專注于集團的盈利核心業(yè)務,并在未來幾年內增加盈利能力。其中包括持續(xù)拆減虧損的業(yè)務領域。”
最近幾個月,舒勒為每個業(yè)務部門都制定了新的產品戰(zhàn)略。高成本的“過度設計”已成為過去時。由于大口徑鋼管生產線與包裝設備業(yè)務未帶來利潤,舒勒已決定在 2019 年退出這兩項業(yè)務領域。

勒計劃通過與主產品線一致的數字化方案獲取新的市場份額
擴大中國的服務業(yè)務與附加值
舒勒將進一步發(fā)掘在中國與巴西進行生產的成本優(yōu)勢,同時也將在德國擴大全球服務網絡。中國工廠將承接更多的工程項目。
與保時捷合資的“智能沖壓車間”將樹立新的標準
2019 年開始,舒勒與保時捷將在德國聯合打造可能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沖壓車間,用于未來的數字化汽車生產。該車間計劃于 2021 年投入運營。“兩家企業(yè)能夠合資打造‘智能沖壓車間’體現了真正的強強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 Iacovelli 說道。“新的沖壓車間將在工業(yè)生產性能以及生產流程中實現數據流的數字聯網, 樹立汽車行業(yè)的新標準”,他解釋說。
新的沖壓車間位于保時捷工廠所在地的萊比錫 (Leipzig) 地區(qū),從而能夠以低物流成本且更環(huán)保的方式為其提供車身件生產。對于舒勒來說,這是一次與世界頂級汽車制造商密切合作的成功范例。“同時,我們也將專注于新興市場與新的業(yè)務模式”,首席執(zhí)行官 Iacovelli 說道。舒勒計劃從 2019 年開始,通過中端價位的機械式壓力機以及與主產品線一致的數字化方案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對于舒勒和我們的客戶,數字化不是愿景,而是現實。更是一次良機,而非冒險嘗試”,首席執(zhí)行官解釋道。
舉報 0
收藏 0
分享 125
-
乘用車金屬沖壓
2025-05-29 -
沖壓技術在電機疊片制造的應用
2024-09-06 -
車身零部件包邊質量控制要點
2024-09-05 -
輕量化技術——熱汽脹形工藝技術解析
2024-09-04
最新資訊
-
移動版來了!思看科技發(fā)布全場景三維
2025-09-17 20:26
-
新品 | 靈動式三維掃描系統NimbleTra
2025-09-17 20:24
-
一箱收納,雙模一體|思看科技發(fā)布跟
2025-09-17 20:23
-
“京采組合”創(chuàng)領變革 —— 一站式商
2025-09-16 17:53
-
旭化成發(fā)布新型傳感解決方案,無需攝
2025-09-16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