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全鋁車身的面紗

2017-03-24 21:05:59·
 
  還記得入行后第一次接觸全鋁車身這個概念,還是在一次對比策劃中,當時我們習慣性地給一輛捷豹XJL安裝P-BOX信號接收器,結(jié)果磁鐵吸附車頂失敗,這才恍然想起它是全鋁車身。結(jié)合當時XJL百萬級的進口英倫身份,讓我瞬間覺得這個吸不住磁鐵的全鋁車身不明覺厲。在前段時間里,奔馳E級合資國產(chǎn)后鋁換鋼的事件也是鬧得沸沸揚

  還記得入行后第一次接觸“全鋁車身”這個概念,還是在一次對比策劃中,當時我們習慣性地給一輛捷豹XJL安裝P-BOX信號接收器,結(jié)果磁鐵吸附車頂失敗,這才恍然想起它是全鋁車身。結(jié)合當時XJL百萬級的進口英倫身份,讓我瞬間覺得這個吸不住磁鐵的全鋁車身不明覺厲。在前段時間里,奔馳E級合資國產(chǎn)后“鋁換鋼”的事件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揪著這點,將一堆“減配”、“不厚道”的“罪狀”安在了奔馳頭上。

  而近日,我們又被邀請去到常熟的奇瑞捷豹路虎的全鋁車間參觀。這其實并非什么新鮮事兒了,這個工廠早在2014年已經(jīng)投產(chǎn),去年我們已經(jīng)有兩個同事去參觀并作出詳細的圖文報道了。但廠方反復地強調(diào)常熟這個工廠的噱頭,什么英國捷豹路虎在海外首個全鋁車身制造廠、整車廠等等。無論是消費者輿論,還是廠方的口徑,種種跡象都顯得鋁材車身是多么的“矜貴”,但這玩意能落實到消費者日常駕駛的體驗嗎?今天先來聊聊那些使用全鋁車身的利弊。

  鋁和“女”不僅音調(diào)相近,而且都是“一輕遮百丑”

  汽車工程師們的輕量化議題,就像女生聚在一起總愛聊減肥一樣是個萬年不變的談資。女生都是一瘦二白遮百丑,汽車又何嘗不是。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反常理辦法就減重。這也就是為什么越高端,越追求性能的車子對每一斤一克的重量越糾結(jié),所以與它們而言,先套上個全鋁車身就是個非常立竿見影的粗暴辦法。畢竟按金屬密度算,鋁是2.7,而鋼是7.9,這之間差了足足2/3,足以對重量造成非常直觀的影響。比如路虎的攬勝運動版,它比起自身上一代成功甩掉了整整400Kg的贅肉,新?lián)Q裝的全鋁車身就貢獻了180Kg。

  都說加10匹不如減1斤,輕量化后帶來的直接和間接上動態(tài)優(yōu)勢可是涵蓋了加速更輕快、制動距離更短、油耗更低以及更靈敏的操控性。這誘惑足以讓消費者們趨之若鶩。

  以柔化剛,以柔勝鋼

  按慣性思維來想,材質(zhì)密度低了,車輕了豈不是等于不安全嗎?可事實是,采用全鋁車身的車型在一些碰撞機構(gòu)測試里的成績并不差,甚至還蠻優(yōu)異的。因為全鋁車身并不意味著車架的全部材質(zhì)都是純鋁。

  而鋁材因密度更低的特性,所以可以實現(xiàn)在車架上的某個需要加固點加入更多材料進行混合形成更高強度的鋁合金。要知道鋁合金的強度可以達到85mol,遠遠高于鋼的40mol,因此更加容易將車身結(jié)構(gòu)強度做得比普通鋼制車身更優(yōu)。

  捷豹在全鋁車身上的戰(zhàn)績

  其實很多的品牌在自己的高端車型上使用全鋁車身,像奧迪的A8、R8,本田上一代的NSX,以及凱迪拉克最新的旗艦轎車CT6(雖然CT6的是鋼鋁車身)。不過像捷豹那樣,品牌內(nèi)所有車型下至入門的XE、上至旗艦XJL、乃至SUV新秀F-PACE,無一例外都是采用全鋁車身的著實罕見。由此可見,捷豹對運動操控的那份執(zhí)著和純粹。

  捷豹如此大動作也并非近期的事情了,在2004年推出捷豹XJ便為捷豹實現(xiàn)大批量生產(chǎn)全鋁車身打響頭炮。當時的XJ尺寸比同期的BBA對手都大,但是最輕的版本車重可以做到1608-1732kg,比對手(2004款奔馳S級重量為1770-2135kg;2004款7系重量為1895-2225kg)輕。即便是對比同樣采用全鋁車身的奧迪A8(2004款重量為1780-1835kg),XJ的自重還是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

  好東西為何不走量

  說了一溜嘴的好處,難道又是充值了?非也,這就說說使用全鋁車身的弊端。雖然有輕量化以及可以派生剛性強的鋁合金等種種優(yōu)勢和好處,但就目前來說,落實到消費者頭上的成本二字還是掣肘全鋁車身盛行的一大因素。

  首先“全鋁車身”自身的物料成本就非常高。并且由于加工難度大,所以也側(cè)面證明了為什么英國捷豹路虎除了我國這個常熟工廠之外,目前還沒有在海外有第二家全鋁車身的制造廠。

  并且相比如傳統(tǒng)的鋼制車身,研發(fā)成本也是驚人的,所以也側(cè)面印證了為何目前只有豪華轎車和高性能跑車上會使(敢)用全鋁車身的工藝。

  “成本高了,就得想想辦法回本才是。大天朝人多需求大,薄利多銷或許可以是個辦法?”但奇瑞捷豹路虎的常熟工廠,目前三款車型共線生產(chǎn),無一例外全部都是采用全鋁車身,因此年產(chǎn)能13萬于他們而言已經(jīng)覺得很了不起了。因此為了均攤成本,售價自然不會太友善。

  而工藝要求高,這點又可以掰開來講除了加工難度大之外,另外就是維修難度大。要是你開著一個全鋁車身的座駕,你就要時刻警醒自己“身驕肉貴”,日常駕駛風格麻煩斯文點。否則傷筋動骨后,荷包也要大出血了。

  總結(jié):鋁合金可減重,但減重并非非鋁合金不可

  不過最后還是要公道地說一句,雖然上述提到了很多優(yōu)勢,但這些優(yōu)勢并不是非全鋁車身不可的。比如寶馬在花很大力氣去研發(fā)生產(chǎn)碳纖維,這種材質(zhì)運用于車身和覆蓋件后其優(yōu)勢和全鋁車身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又比如像全新君越和邁銳寶XL等最新一代的通用轎車,即便沒有用上鋁合金材質(zhì)的車身和覆蓋件,單對車身設(shè)計結(jié)構(gòu)和材質(zhì)的優(yōu)化,在車架還是鋼材的情況下,依然能做到減輕100多Kg。所以并不是采用全鋁車身的車型就一定輕,全鋁車身并非減重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