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識別檢測技術在車型防錯中的應用

2017-02-01 14:57:56·  作者: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河北省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朱杰 高琪翔
 
本文介紹了激光測距傳感器和相機視覺檢測在汽車車型防錯識別中的應用,針對不同車型的配件在同一工位、同一位置(對地位置)的不同特征,這兩種識別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避免出現(xiàn)配件混裝、漏裝、漏加工以及加工錯誤等錯誤。

 

如今,工業(yè)傳感器的防錯功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激光測距傳感器作為其中一員,在整車行業(yè)中的應用逐漸增加。其原理簡單,通過內部的激光發(fā)射系統(tǒng)發(fā)射一個持續(xù)的時間極短的脈沖,脈沖以光速達到目標物體然后反射回內部的接收系統(tǒng),經(jīng)過計時電路測得該過程所用時間為T,得到激光測距傳感器與目標物體距離L=1/2CT,其中C為光速,T為傳感器的計時電路測得的時間間隔。

方案設計

天津長城汽車二期焊裝改造項目中,焊裝車間現(xiàn)生產(chǎn)CHB-022車型,后期要實現(xiàn)CHB-025車型與CHB-022車型共線生產(chǎn),CHB-025車型與CHB-022車型的頂蓋不同,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頂蓋與車型配置錯誤。為避免失誤,我們在此環(huán)節(jié)增加了防錯功能,以確保配件合格率。

1.工藝描述

如圖1所示,頂蓋放置自動線體后,機器人進行抓取并完成固定焊,焊接完成后機器人將頂蓋放置于小車升降機下的夾具上,小車升降機下降抓取頂蓋進行下步工序。

2.方案分析

CHB-025車型要實現(xiàn)與CHB-022車型共線生產(chǎn),在生產(chǎn)過程中為了防止兩種車型頂蓋的混淆和錯誤搭配,在生產(chǎn)過程中增加防錯識別措施。考慮到兩種頂蓋的不同特征即兩種頂蓋上的支架位置分布不同(見圖2和圖3),我們擬定了兩種防錯方案:相機防錯識別和激光測距傳感器識別。

利用工業(yè)智能相機進行相機防錯

前期,天津一期焊裝車間南線共生產(chǎn)CHB-021和CHB-022兩種車型,這兩種車型各對應兩種頂蓋(天窗和非天窗),總計4種頂蓋。為防止機器人抓取錯誤頂蓋,南線頂蓋處已成功使用視覺檢測系統(tǒng),已檢測頂蓋數(shù)量2萬多個,成功率高達99.7%以上。參考天津一期焊裝車間應用相機防錯的案例,天津二期改造項目中也可采用此技術,通過相機識別頂蓋上支架位置不同,通過硬接線方式與PLC進行通信,車型信息與主焊線一致時自行小車抓取頂蓋,不一致時報警提示。

1.系統(tǒng)組成

主要元器件為工業(yè)智能相機檢測裝置一套(包括安裝支架,如圖4所示);采用自行小車PLC,通過硬接線方式與相機進行連接;現(xiàn)場已具備自行小車載碼體及其讀寫裝置,無需后加。

2.系統(tǒng)運行

(1)在自行小車抓取頂蓋前一工位的合適位置安裝工業(yè)智能相機,采用支架式,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條件做到實用美觀,不影響設備正常動作。

(2)相機與自行小車PLC通過硬接線方式連接,主焊線PLC給自行小車PLC實時發(fā)送主焊線需求車型頂蓋信息。

(3)當頂蓋到達指定位置時,相機接收到觸發(fā)信號,拍攝圖像并進行處理,相機根據(jù)自身處理的信息向PLC發(fā)送不同的信息,PLC對此信息進行運算處理,識別出車型信息。系統(tǒng)將識別后的車型信息與主焊線PLC中的車型信息進行對比,信息一致時,自行小車抓取頂蓋,同時PLC通過載碼體讀寫裝置將車型信息寫入自行小車載碼體;不一致時,報警提示。

(4)自行小車攜帶不同車型頂蓋及載碼體運至主焊線上件工位,主焊線載碼體讀寫頭讀取自行小車載碼體中的車型信息,送至主焊線PLC與當前車型信息進行對比,信息一致時進行上件焊接,車型不同時系統(tǒng)報警提示,實現(xiàn)頂蓋雙重防錯,有效防止頂蓋錯裝。

3.成本運算

目前,滿足該系統(tǒng)使用的智能相機品牌主要有康耐視、歐姆龍和基恩士等,其中康耐視已在天津一期焊裝南線得到成功使用,檢測準確、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但價格比其他品牌略貴,價格約為3~7萬元。歐姆龍與基恩士同樣可以滿足系統(tǒng)使用且價格較低,但尚未在公司內部使用,準確性及穩(wěn)定性不確定。

利用激光測距傳感器進行配件防錯識別

1.系統(tǒng)組成

該系統(tǒng)包括2套激光測距傳感器及安裝支架。

2.系統(tǒng)運行

當頂蓋完成上一工序送入小車升降機下的夾具時,在夾具旁合適位置安裝激光測距傳感器的支架以及傳感器本體,確認安裝位置與升降小車無干涉。調整傳感器的角度,確保激光打到目標體上,將傳感器設置成開關量,考慮頂蓋上支架位置的偏差,從而進行兩點示教(近點、遠點)。本項目采用的傳感器型號為邦納的L-GAGE® LE 550 Analog-Discrete Laser Sensors,進入示教模式,分別示教近點和遠點的位置:Navigate: MENU > D_OUT > Tch2Pt > TchSPt1;Navigate: MENU > D_OUT > Tch2Pt > TchSPt2。

傳感器激光達到支架的距離為795~800?mm(由于頂蓋上支架的焊接位置可能有偏差,故采集的距離為范圍值),即當頂蓋放入夾具臺,激光測距傳感器測得支架的距離在795~800?mm范圍內即為合格品,傳感器安裝位置距離地面1.6?m,傳感器激光到達檢測目標最大值為0.8?m(見圖5)。

頂蓋在前一工位焊接完成后,機器人進行抓取并完成固定焊,焊接完成后機器人將頂蓋放置于小車升降機下的夾具上,通過激光測距傳感器檢測識別車型信息,檢測結果通過數(shù)字量輸入傳遞給小車PLC進行車型對比,信息一致后小車升降機下降抓取頂蓋,否則升降機不予動作并進行故障報警提示。故在小車升降機下降抓取頂蓋動作前增加連鎖條件,在PLC對應程序段中增加斷點,當滿足傳感器開關量條件時斷點閉合,升降小車下降抓取頂蓋進行下一步動作,反之不予動作并在報警程序段中增加報警信息。

3.成本計算

使用激光測距原理增加設備費用約1.4萬元。

兩種方案對比

工業(yè)智能相機檢測屬于非接觸的檢測方式,并且檢測距離較傳統(tǒng)檢測元器件距離更遠;相機系統(tǒng)從取像到處理圖像信息完成,再把頂蓋類型信息提供給PLC,速度很快,可以有效控制在500?ms之內甚至更快;與傳統(tǒng)檢測工藝相比,視覺檢測更穩(wěn)定、更準確;該系統(tǒng)可對3種以上頂蓋進行設計,后期仍可根據(jù)檢測需求進行擴展,識別種類可達10種以上。

激光測距傳感器只能檢測識別兩種車型頂蓋的信息,適用于在二期焊裝生產(chǎn)中識別CHB-025車型與CHB-022車型頂蓋的不同,相比于相機防錯系統(tǒng)價格較為低廉,也可達到防錯的效果。

兩種方案的對比如表所示,最終我們確定在二期焊裝生產(chǎn)中利用激光測距傳感器來識別兩種頂蓋的特征差異。

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汽車外形、品質等的要求也逐步增高。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汽車行業(yè)也不斷開發(fā)新的車型,從而不同汽車配件實現(xiàn)了共線生產(chǎn),這也是未來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在單線多品種制造過程中,根據(jù)配件的特征合理利用激光測距原理以及視覺檢測技術可以避免出現(xiàn)配件混裝、漏裝、漏加工以及加工錯誤等錯誤,而且其原理簡單、成本較低,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進行防錯。